慢阻肺患者不但会有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不适症状,严重还会导致呼吸衰竭,而且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据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慢阻肺的几率高达9%~10%,而且我国现慢阻肺患者已经高达1亿以上,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
虽然慢阻肺可以用药进行控制,但很多时候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就算吃药,效果也是非常差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日常这5个行为,会加重肺负担,导致慢阻肺病情加重
1.吸烟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危险的因子,如果继续吸烟或被动吸烟,就算用药,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所以慢阻肺患者无论如何都要戒烟,同时要注意避免二手烟,要不然病情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2.不注意家居通风
室内空气污染或室内病菌过多都会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加重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尤其是家里用了消*剂消*,或家居卫生不好导致病菌滋生严重等,都会刺激到呼吸道或导致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肺进一步受损,严重影响到人体的通气功能,对于本有通气受限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危险是非常大的。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家居通风工作,保持家居的通风透气,空气清新。
3.受凉
虽然耐寒锻炼可以有效避免慢阻肺患者反复发作,但是这一定需要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如夏天的时候用冷水洗脸,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多进行户外活动等。
但是如果天气比较冷时,一定要注意,空气中的气压改变以及冷空气的刺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所以一定不能受凉,不能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冷刺激,在天冷的时候就算要出户外活动,也要注意佩戴一个保暖的口罩,避免冷空气突然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4.在空气不好时外出
一般来说,空气中的雾霾、汽车排气的尾气、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空气中的病菌等,都会加重呼吸道的负担,对于气流受限的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一个危险因素。
想隔绝这些污染,一般只能佩戴口罩,但佩戴口罩会影响到人体的通气,对于气体受限的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不实际的。
所以慢阻肺患者一般不建议雾霾天气外出,而且也不建议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同时也不建议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5.不良情绪
一个人情绪低落,心情不好时,大脑是处于抑制状态的,就算正常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何况是本来就有通气受限的慢阻肺患者。
而且不良情绪还会降低患者的顺从性,会经常出现不按时用药,自暴自弃的情况,从而加重病情。
所以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病情,增加治疗顺从性,才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慢阻肺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和生活进行干预,增加生活质量,减缓病情发展,所以对于日常这5个不利于病情恢复的行为,如有一定要趁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