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指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
(来源:网络)我们常吃的薯类比如山药、土豆、芋头、红薯这些因为长在土里,得土之气,土气平和醇厚,有补益脾胃的效果。
1、山药
山药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但是山药也可以作为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山药补脾、补肺、补肾、益气养阴的功效比较好,俗话说白色山药胜人参,其含有过多的营养元素,具有降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
山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且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差、腹胀、倦怠无力、病后虚弱者都是很好的食物,具有比较好的保健功效。
(来源:网络)2、红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白地瓜所含纤维相当于米面的10倍,其质地细腻,不伤肠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动,有助于排便,清理消化道,缩短食物中有*物质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
(来源:网络)3、小米
中医强调“五谷为养”,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小米粒小,色*,*为土色,入脾,五谷中,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就是小米了。
小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一般粮食畸不含的胡萝卜素,小米中也有,特别是t的维生素B,含量居所有粮食之首,含铁量很高,含磷也很丰富,有补血、健脑的作用。
(来源:网络)小米富含淀粉、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其有益肾和胃、助消化、除热的作用,对脾胃虚寒、反胃呕吐、腹泻与产后病后体虚或失眠、体虚者有益。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藜麦、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龙眼肉、黑豆、薏米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来源:网络)那种清汤寡水的稀粥,一大碗喝下去,对于脾胃气虚、痰湿重的人来说,并不利于吸收。要那种熬到黏稠状态的小米粥,放温后,会看到上面有一层米油,这是最精华、最滋补的。喝一小碗即可,掌握好“度”。
假设旅游或者出差在外的话,如果一小碗黏稠的小米粥没吃饱,可以搭配几片烤馒头片。中医认为大部分烤焦的食物多有健脾助消化的功效,适量吃点烤焦*的馒头,能起到护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