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经过了七天的慵懒和胡吃海喝,许多人都胖了,同事见面招呼着一起减肥的人很多。彼此叙述着节日的好心情、絮叨着七天的新鲜事儿。和我一样在北方城市居住的人们,这两天其实最为惊叹的还是春节期间的空气。尽管很多城市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已经持续了几年,但是从近郊到远郊弥漫过来的黑火药味道,却始终是很多城里人春节期间的烦恼事。有些有肺病的人们,尤其是患有肺气肿的老年人,每逢春节过大年,喜悦的心情总会被黑火药的味道冲淡。而今年,我所在的城市城区里极少出现浓烈的黑火药味道,即使大年初一的凌晨也没有太多的味道,可见“不放炮”已经从遵守规定变成一种自觉。
今天我见到官方一个权威的数字,北京市通过媒体今天向市民发出一封感谢信,信中这样说:“年春节是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春节,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禁放新规,收到了良好成效,实现了‘鞭炮不放,年味不减’。除夕夜间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52.8%,正月初一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77.1%;正月初一至初五,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比上年同期下降73.4%,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员数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1.7%;城六区清理烟花爆竹残屑量比上年同期下降89.4%。”
我们家的城市没有见到这样一封感谢信,但是我能从这几天的感受中体会出与北京城一样的味道,只是我没有具体的数字可以证明,我相信很多北方城市的百姓都能从感受中找到自信:只要我们努力,空气的质量一定会慢慢好起来。
作为“城一代”,我有一个在农村的老家,因为离城市并不远,春节期间我三天两头往回跑。除夕夜在农村老家,老父亲、弟弟还有都会放几个爆竹,毕竟没有禁放;但是从除夕夜擦黑开始,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夹杂着浓烈的黑火药的味道,令人难受。年逾七旬的舅舅中就挡不住,初二等医院输液去了,因为身患肺气肿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他难捱的时间。稍晚一些从老家往城里赶,明显感觉到空气一点一点变好。
现在想起来,凡事都应该有个节制。老早的时候,大家都穷,我小时候过年记着父亲买鞭炮,二踢脚经常只买一把(十个),等到前两年的时候每次都要论口袋来买;而小鞭炮我小的时候买上一两挂算是厚待,过了初二这天再放鞭炮都要去纸屑堆里去捡哑炮,而现在老家的邻居们都是成箱往家搬。一样的时间,一样的自然条件,空气不变坏那才是怪事,禁放尽管有些因噎废食,但对于倡导好习惯绝对是好事情。同样的道理,我们想想城里日渐多起来,甚至要尾号限行的汽车,道理不也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