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重度慢阻肺真的没得治了吗
TUhjnbcbe - 2022/9/6 8:38:0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人群、空气污染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防治十分严峻。在我国,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低诊断率,确诊时症状表现多,肺功能损害严重,急性加重频发,疾病负担沉重特点,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年,在《柳叶刀》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揭示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病率约13.7%,患病人数约1亿人。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显示,慢阻肺是我国居民第三大死因,仅次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

毫无存在感的第三大死因

在-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显示,我国≥40岁常住居民慢阻肺疾病名称知晓率为9.2%。这个数字,代表了目前国内对慢阻肺的重视度依然很低。一项全国性40岁及以上居民横断面调查显示,在患有慢阻肺人群中,诊断率仅为5.9%,治疗率仅为11.7%,提示我国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足,亟需加强对慢阻肺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

如此低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导致患者从轻症逐渐发展为重症,而这一进程并不缓慢。这也是COPD如此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潜在原因。一项于年12月至年10月在中国12家医院名≥40岁的初次就诊慢阻肺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希望描述真实世界中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1年后情况。研究显示,在随访一年后,名慢阻肺患者中,GOLD3-4级比例达58.5%(GOLD3级37.9%+GOLD4级20.6%),这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急需其它手段进行治疗。

除日常症状外,急性加重会严重降低COPD患者的预期寿命,降低患者的生活治疗。一项全国性多中心问卷调查研究,对全国11医院的位门诊或住院慢阻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以分析中国慢阻肺患者治疗状况和自我认知情况,其结果显示,中国门诊或住院慢阻肺患者过去1年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为2次。而这样数据在年2-5月进行的亚太地区的类似研究中显示为3次。

慢阻肺的治疗方案及现状

从年茶碱被应用于慢阻肺,到年第一个LAMA药物上市,再到年磷酸二酯酶4被批准应用于COPD。药物治疗已经走入双联,多联的时代,对于早期慢阻肺患者来说,传统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和症状,延缓疾病进程。但由于诊断率和治疗率的低下,患者未被有效控制,大量中重度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状态,而肺移植受条件限制难以广泛应用。

年左右,外科肺减容似乎成为新的热点,尽管有着良好的效果,但随着NETT试验数据显示该术式30天死亡率为23.1%。这项技术也随着美国抗癌协会指南的不建议开展而逐渐消失。

在目前的治疗路径中,临床除了做好早中期患者的教育和用药管理工作外,对于如何提高重度无治疗手段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生存时间,以及如何降低患者的频繁的急性发作是临床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重度慢阻肺真的没得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