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看似一句玩笑话,却真实反映了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现代社会,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各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中医认为:人体内主要有正与邪两个方面。“正”是说的人体的正气,“邪”是指一切致病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若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卫外固密,常足以抗御邪气的侵袭,病邪便难以侵入,即使邪气侵人,亦能驱邪外出,因此,一般不易发病。
当正气不足时,或邪气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时,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表现为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感邪后又不能及时驱邪外出,更无力尽快修复病邪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及时调节紊乱的机能活动,于是发生疾病。特别是虚、寒、里、阴病症,如咳喘、慢性泄泻、关节疼痛、畏寒、寒湿型皮肤病、女性宫寒、慢性胃炎等疾病。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说法源于《*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从明清时候就已经开始成型,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针灸
为什么夏天的“阳”气可以治病?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也就是说三伏天是全年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刻。在这个时候,利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三伏贴、艾灸、火龙灸、足浴、熏蒸等中医手段为身体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起到增强抵抗力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来达到治疗和预防在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这样一来,通过夏天的调节,在冬天就会少生病。
艾灸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体虚易感冒、抵抗力下降。
2、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3、儿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肺部系统疾病。
4、妇科疾病:虚寒性痛经、带下、盆腔炎、附件炎。
5、疼痛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痹症、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疼等。
是不是非要到三伏天才能“冬病夏治”?
有很多人误以为冬病夏治就是三伏天的三伏贴,其实不然,只要是利用夏季气温高、阳气升的特性来治疗慢性疾病的治疗手段都可以称之为“冬病夏治”,治疗手法也不仅仅只有三伏贴,中药、针灸、推拿、艾灸、足浴等方法都是很好的治疗方法。
推拿
“在三伏天到来之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提前做一些中医治疗,提升身体免疫力,为接下来的三伏天冬病夏治打下基础,这样一来,三伏天冬病夏治的治疗会更好,”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春雷说。
目前,医院中医科已经开通冬病夏治预约通道,如果您有久治不愈的老毛病,不妨乘着这个夏天,好好的调理一下吧!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