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饼是一种用糯米和山上采来叫做青的一种植物做成的点心,是江浙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馅料咸、甜均有,甜馅料通常为豆沙、桂花等,咸馅料通常为炒的菜,用料丰富。别有清香,且能助消化。
如果在野外,这么多不同种类的“艾蒿”长在一起,是不是很难分辨出哪个是艾,哪个是蒿?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艾草和蒿的区别。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叶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的相似很容易产生误会。它们常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而且艾叶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大概4月份),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叶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靠近地面的根部稍木质化(比较硬),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厘米之间。从叶子形态来看。蒿草叶片通常较细,正面颜色泛白,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五瓣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叶面看起来胖胖的,叶片相对于蒿草更宽大,叶片周围的锯齿也小得多,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还有一种分辨方法就是气味,不过因为两种植物都带有香味,除非是特别有经验的人,否则较难分辨。蒿草的香味偏清淡一些,有的甚至略带一丝草臭。而艾叶的味道,则稍显辛辣的清凉油味,属“重口味”那款。另外,艾的秆子相对比较柔软,蒿则脆,易折断。
现在图中的植物应该好分辨多了吧?图一的是豚草。豚草属于外来入侵植物,有恶臭气味,而且有*素。该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导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热症”。病轻引起咳嗽、哮喘;严重情况,可引起肺气肿,而且感染以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加重。外观看来与艾蒿极为相似,在市区不少山头也可以见到,百姓非常容易误采。区别:豚草的叶子背面通常是绿色的(如图所示),而艾草的叶子背面呈白色绒毛覆盖。图二是柳蒿。主要区别:1、柳蒿的叶裂较多。2、柳蒿的茎和叶柄上很少有或没有灰白色的毛,仅叶的背面有少量的毛。柳蒿许多种类入药,为常用的消炎、抗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少数种供食用。图三是艾草,艾草是芳草类植物中药材,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的作用。全草入药。小乔的艾条就是用这种野生的艾草卷制的五月初五采艾蒿。图四是蒿,蒿草本身是无害的,也属于艾草的一种,只不过没有药用的艾草药性强。对于那些想采来自己制作艾绒的艾友来说,出绒率也不高。气味相比艾草来说没有那么浓郁,所以主要作用是用来食用。那些清香好吃的艾草夥,大部分是用蒿的汁液做出来的。不仅口感好,也有除湿的功效。现在你知道如何区别了吗?来源:百度百科、知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