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肿瘤科一区介入团队开展茂名首例“载表柔比星微球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成功为一名肺腺癌晚期患者的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患者李伯今年60多岁,1年余前已经确诊左肺鳞癌IV期,曾在外院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4期无效,经安罗替尼分子靶向治疗4月,出现局部控制后很快耐药进展。由于患者情况越来越差,患者及家属选择到我院肿瘤科一区就医,患者入院时有明显的胸闷、气促、心慌,病情已进入终末期,无法耐受全身化疗,根据基因检测,无合适的分子靶向药物可选择。该科专家为患者作胸部CTA检查提示左胸腔内巨大肿瘤,左肺完全肺不张,肺内肿物由左侧支气管动脉分支供血。经科内讨论,认为可行左胸腔内巨大肿瘤局部治疗。
术前检查显示巨大肿瘤
目前比较成熟的局部治疗手段包括调强放疗、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但是调强放疗时间长,起效慢,容易出现放射性肺炎,导致胸闷、气促加重。根据胸部CTA提示,患者胸腔内肿瘤血供极为丰富,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均有极高的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风险,最后拟定以载药微球载表柔比星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左图是栓塞前,右图是栓塞后
据肿瘤科一区专家介绍,载药微球是一种中心镂空的微球,通过电荷及机械吸附,把抗癌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装载进载药微球内,通过导管介入,将载药物微球经肿瘤供血血管栓塞至肿瘤体内,一方面可以堵塞肿瘤供血血管,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另一方面载药微球可持续缓慢释放药物,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没有全身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极低,是一种高效、低*的局部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胸部肿瘤患者(包括肺癌),先行胸部CTA检查,将胸部血管重建,精确分析出肿瘤供血血管网,再予以载药微球载抗癌药物行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做到宏观上的精准靶向治疗,可作为胸部肿瘤患者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术后两周,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胸腔内肿瘤血供明显减少,局部较多肿瘤组织坏死。载药微球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虽然未能治愈患者,但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活性也极大地降低,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内容来源:肿瘤科一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