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女,71岁。
患者年老体弱,每年冬季都要发咳喘病,整天睡在床上。
这次发病更重,咳嗽吐脓臭痰,日夜不能平卧,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经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而细,舌苔*腻而厚,略带微白,不饮食已三日,腹痛身疼,四肢厥冷,神识已不清楚。
此由阳虚不能卫外,寒中三阴,引动宿痰,并误服寒凉药味,注射青霉素,以致形成阳虚欲脱之症状,必须大剂回阳,并加散寒药味,主以四逆加麻*汤。
处方:制附片62克,干姜31克,炙甘草31克,麻*12克。
尽剂后,神识渐清,咳喘略减,能吃粥一小碗,但四肢仍厥冷,上方加重分量治之。
处方:制附片克,干姜62克,炙甘草62克,麻*18克。
又服一剂,咳喘大减,已能平睡,脓臭痰化为泡沫痰,四肢渐温和。舌苔*腻减少。脉仍沉细。以麻*附子细辛汤加味温经散寒,而平咳定喘。
处方:麻*9克,制附片62克,细辛3克,桂枝15克,生姜62克,甘草31克
连服二剂,诸证悉退。惟胃纳不佳,微咳,吐清稀水痰。法当温脾健胃,处以附子理中汤去参,加砂、蔻。
处方:制附片62克,白术31克,干姜31克,炙甘草31克,砂仁15克,白蔻15克。
又尽二剂,咳喘痊愈,饮食渐增,嘱以附片、生姜炖羊肉汤调理,以竟全功。
处方:制附片62克,生姜62克,羊肉克。
患者炖服羊肉汤两次,有如平人一样,不怕冷,即能做一些家务劳动。第二年冬季,亦未复发咳喘病。
悟:凡病以辨阴阳为要,不在病名上区分。一般认为支气管炎,肺气肿都是有炎症,炎症即有热,诊断多以拍片看肺中水气增多,有炎症,或肿大为据,所以多投以清热消炎之药。但临床所见之症状,四肢厥冷,脉沉迟而细,不饮食,皆是虚寒之症,所以应以扶阳为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