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烨博士后本草演义之艾叶
TUhjnbcbe - 2021/4/18 23:38:00

张烨博士后本草演义之艾叶

引导语: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国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叶的习俗。今天,给大家讲讲艾叶。艾叶是一味中药,也是野菜,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在我国,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民俗处处可见,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药性:辛、苦,温。有小*。归肝、脾、肾经。

功效: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主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全面深入。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等疾病。

减肥:操作,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穴位,熏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药膳:

艾叶饺子

做法:

1、艾叶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功效:增进食欲。

母鸡艾叶汤

做法:

1、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2、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

3、月经期连服2~3剂。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小腹冷痛等。

鹌鹑艾胶汤

做法:

1、鹌鹑2只,鹿角胶、龟板胶、阿胶各10g,人参、川芎各10g,菟丝子15g,艾叶30g。

2、将鹌鹑去毛杂、洗净备用。取人参、川芎、菟丝、艾叶水煎取汁约mL。

3、将药汁、鹌鹑、三胶同放碗中,膈水炖烂,食肉饮汤。

功效:温肾健脾,益气助阳,适用于脾肾亏虚所致的不孕症

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功效:虚寒性月经过多。

艾叶不仅可以食用,同时用艾叶泡脚也可达到治病养生的功效。下面介绍几种艾叶泡脚的方法:

方法一:艾叶加上花椒能够除脚汗、脚臭、脚气、湿疹。方法二:艾叶加上红花可以改善腿部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痹和局部瘀血等情况。方法三:艾叶加上生姜能够有效的治疗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一系列的疾病。

附艾叶的小故事:

故事一

“艾叶能辟邪”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形成的认识,今天,许多人都知道,端午节悬挂艾叶就是为了避邪,有关艾叶辟邪在民间有多种传说,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关于艾叶辟邪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一位神仙来到了人间体察民情,他把自己扮成一个过路的人,来河边的一个小村一对富裕的年轻夫妇家里。神仙向那个女主人讨要一点食物充饥,女主人不仅不给食物,还讥讽他,甚至放出恶狗咬他。神仙气坏了,心想:这真是一个既吝啬又狠*的女人,我非给她点颜色看看不可!神仙让这个不懂情理的女人看墙壁上显出四行白字来: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很快,这件事情在村里传开了,大家一听这事,都埋怨那个女人太不懂情理,但大家都想不出办法,全村人只好收拾好东西准备逃命。

五月初五那天一大早,神仙怀里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瓶,又装扮成一个行路人来了,他正要把瓶子里的神火倒出来将这个村子烧掉时,看到一个老太太背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正在非常艰难地过河。她为什么背着大的而领着小的呢?神仙心中十分纳闷,便迎着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领小孩,诺想快些过河去,几时才能到对岸,应背小孩领大孩”。老太太没有回答,只顾艰难地趟着水往前走,来到对岸,她才把大孩子放在地上,叹了一口气说到:“一人不善众遭难,孩子离娘多凄苦,天火今日烧俺庄,不能让他遭祸殃。带着孩子来逃命,亲生儿子不当紧,巧遇大孩失爹娘,领着过河理应当。”神仙看着善良的老太太和两个孩子,再摸摸自己怀里的火瓶,便有些为难了:怎么能烧她家的房子呢?神仙想来想去,踌躇再三,最后对老太太说:“带着孩子快回庄,红绸绑艾栓门上,艾蒿一束绸一方,你家可以免灾殃。”不待老太太细想,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把老太太和两个孩子送回了村里。她知道是遇见了神仙。一回村,就去割艾蒿,找红绸,老太太想的不仅是自己的家,而是整个村庄,她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用艾蒿和红绸做了标记,连村头那个很坏的女人家也给挂上了。村子里的房子一幢也没烧掉,人们都非常感激那位好心肠的老太太。从那时起,民间就流传了五月五挂艾蒿的习俗。

故事二

传说唐朝名医孙思邈自幼好学,从5岁开始跟随父亲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经常到山上采集药品。一天孙思邈和几个小朋友到山上一起玩耍,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脚崴了,脚肿得很厉害动弹不得。小朋友疼痛难忍,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坐在地上哇哇直哭。怎么办?孙思邈灵机一动就从地上拔了一把草放在嘴里嚼烂糊在小朋友疼痛处,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不哭了,而且肿痛也在逐渐消失。其他小朋友问孙思邈是什么药,孙思邈思索片刻,他想,小朋友哭的时候总是哎哎的,就把这种草药叫“艾叶”吧。从此“艾叶”这种药一直用到今天。

故事三

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治学家。后来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其足迹遍及广州、惠阳、博罗等地。她治赘疣、赘瘤最为得心应手,具体方法是用采自越秀山脚下的红脚艾制成艾绒,用火点燃,在女子的脸上熏灼,不久,脸上的疙瘩便全部脱落。这些在《鲍姑祠记》中有所记述:“鲍姑用越岗天产之艾,以灸人身赘瘤,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由于鲍姑医德高尚,深受群众的爱戴,至今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富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塑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烨博士后本草演义之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