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气、呼吸困难
每分钟导致2.5个人死亡
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目前有1亿多人患有慢阻肺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今天是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低调的健康“杀手”。
什么是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常见疾病
主要是因炎症引起气道和肺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也就是“透不过气”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肺气肿的部分哮喘等疾病
慢:慢性疾病(起码两年以上)
阻:呼吸通路(气道)阻塞
肺:肺部结构破坏(肺气肿)
慢阻肺是全身性疾病,但是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略。在我国慢阻肺患者中三分之二处于早期阶段,仅有咳嗽、咳痰等表现,患者往往不去就医,因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最主要的症状,约一半患者均有此症状。
2.咳嗽。
3.咳痰。
4.抑郁。
5.食欲减退。
6.喘息和胸闷。
常见合并症
您存在慢阻肺威胁吗?慢阻肺自测每年是否会连续咳嗽3个月?
是否经常有痰,晨起时更加明显?
是否比同龄人做相同活动时更容易气短?
是否吸烟,或者曾经吸烟?
年龄是否大于40岁?
如果满足上述问题中三项及以上,请提高警惕,医院进行专业诊治及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指标。40岁及以上人群,具有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应高度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患了慢阻肺怎么办?造成慢阻肺的诱因是吸烟、寒冷、空气污染等,尤其是长期吸烟会大大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慢阻肺的关键所在。慢阻肺治疗就像是跑马拉松,唯有坚持长期治疗才能稳定病情,如果中途放弃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急性加重。
慢阻肺管理
1.戒烟。
2.远离环境污染。
3.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氧流量1-2L/min)。
4.接种肺炎、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5.健康饮食:少食多餐、少盐、若无禁忌多饮水、避免产气的食物。
6.加强肺康复锻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平地快步行走、固定骑车训练)。
7.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8.建议至少每年复查1次肺功能。
如何锻炼肺功能?肺部呼吸保健操(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日常生活中改善肺功能的简便易行方法。
做肺部呼吸保健操时应保持站立姿势,身体放松。吸气时用鼻子吸气,鼓起肚子,锻炼胸廓的肌肉,增加肺活量;呼气时缩唇,像吹口哨一样撅起嘴慢慢呼气。慢吐呼气的目的是将气体均匀地排出,避免肺泡过快塌陷。
建议每天早、中、晚各锻炼一次,每次锻炼10分钟。正常人也推荐通过肺部呼吸保健操锻炼肺功能。
得了慢阻肺
说话、穿衣就气短?
别担心
快来省八一康复中心找专家帮您吧!
四川省八一医院临床核心科室之一,集呼吸及心血管疾病诊疗、康复于一体,拥有医、康、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核心技术整合及个体化医康护方案,形成规范有效的治疗体系,广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及好评。
科室开设电子支气管镜中心、肺功能检查室、六分钟步行实验、心肺康复评定及训练室。拥有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电子气管镜、体外膈肌起搏仪、肺功能检查仪、遥测心电监测系统、运动心肺测试仪、功率自行车等一系列临床及康复设备。
门诊地点:门诊1楼九诊室
专家简介:
李睿副主任医师周二、周四上午坐诊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硕士。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医院)内二科副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及擅长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与康复治疗;呼吸危重症与肺康复。
胥国文主治医师周五上午坐诊
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十余年,熟悉呼吸科常见疾病诊治。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治,对呼吸科危重病救治有较丰富经验。掌握支气管镜下检查及诊疗、睡眠监测、有创呼吸机及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及肺功能检查等技术。借助中心先进的康复设备,开展慢性肺病的评估及心肺康复综合治疗,临床经验丰富。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