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连上10次热搜!什么叫顶流,这就是。
前段时间,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校长的身影,让人万分心疼。
因为腿脚不便,她无法自己下车,只能撑着身边人的手,艰难地迈到地面。
并不算长的红毯台阶,她走得异常艰难。
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有时还需要稍作停顿,才能继续往前挪。
她的双手贴满了膏药,她的步履蹒跚又缓慢,她的身影看起来特别瘦弱。
可是,当她站在台上,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地铿锵有力: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这,就是张桂梅。
作为华坪女高的校长,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够有书读,通过读书改变她们的命运。
为了这个愿望,她一直在路上,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
她就像一束微光,照亮着学生前行的路,让她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相信了读书的力量。
01
“我怕我晚上,睡一觉人没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小脑萎缩、肺气肿、骨瘤……
她先后被查出患有23种疾病,每天都能从梦中疼醒。
甚至在采访中,张桂梅说道:“我怕我晚上,睡一觉人没了。”
但,就是这个被病魔缠身的64岁乡村女教师,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撑起了多名女孩的明天。
在贫穷落后的大山,目睹了太多女孩失学的悲剧后,张桂梅萌生了建立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我想救她们,我想让这些山里的女孩读书,见世面。”
“一个女孩会成为妻子、妈妈,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改变了三代人的命运。”
但这个想法,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太难实现了。
摆在张桂梅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为了筹款,她去过政府,去过企业,甚至摆过摊,满大街求人给钱。
被谩骂,被嘲笑,被吐口水,被说是骗子,被放狗咬过……
她,都没想过放弃。
可是5年过去了,她只筹到1万元,距离梦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年。
她被选为十七大代表,一位女记者因她身上破了2个洞的裤子,注意到了她,并听她讲述了大山里女孩的故事。
第二天,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背后的故事,被全国人知晓。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纷至沓来,丽江市和华坪县也各拿出万,帮助她建校。
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终于建成。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华坪女高的一句校训,也是张桂梅对大山女孩的期许。
值得欣慰的是,建校13年来,已经有多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
这其中,不乏厦大、川大、武大这样的名校。
网上看到有人这样评价:
“这个世上没有几个人,是真想替他人改命的,但张桂梅是。
她改的是那些可能被磨灭的、被牺牲的、被忽视的女孩子的命。”
是的,张桂梅所做的一切,并不只是给了女孩一个读书的机会,而是给了她们一个改写命运的机会。
是她让女孩们有勇气走出大山,是她让女孩们变得强大,是她让女孩们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谢谢你,张桂梅!
02
“有些人走在黑暗中,却成了别人的光”
还记得,“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吗?
年,他出生在贵州的一个贫穷小山村。
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
哥哥姐姐不堪忍受悲惨的生活,相继离家出走。
只剩下11岁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能继续上学,他带着母亲,从小山村来到县城。
捡废品、搬砖头、抬水泥、和泥浆、住猪圈……
就这样,他熬到了高考。
但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他在高考当天病倒了。
结果可想而知,他落榜了。
之前,不管经历过多少坎坷磨难,刘秀祥一直坚信着: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可这一次,他动摇了,甚至想到自杀。
绝望之中,是一句话救了他:
“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刘秀祥决定复读,学校不收留,他就一所一所的找过去,最后甚至给曾经拒绝过他四次的校长下跪。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年,他考上了山东的一所高校,和母亲一起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而他“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全国传了开来,大家都称他为“贵州第一孝子。”
如今13年过去了,现在的刘秀祥究竟怎么样了?
大学毕业后的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中学老师。
总有人会问:
“你这么努力考大学,不就是为了脱离农村吗,现在为什么要回去?”
刘秀祥的回答是:
“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
在贵州任教期间,他最常做的就是家访,去把那些放弃学业的孩子劝回来。
他一遍遍地对孩子说,对孩子的父母说: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他的带动下,县里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从年的70人,上升到年的人。
许多孩子上了大学后,写信感谢他:
“谢谢你让我走出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从贫困乡村走出来的刘秀祥,选择回到乡村,选择成为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的前程。
他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孩子带去了希望,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03
“我们怎样,未来的中国就怎样”
像张桂梅、刘秀祥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周云丽,是张桂梅创建的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
大学毕业后的她,又回到了母校,成了一名数学老师。
回来的原因很简单,只是想帮助和她一样家庭贫困的孩子,让她们也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
电视剧《山海情》中,白崇礼校长的原型,是一个叫张玉滚的小学校长。
他出生在河南的大山深处,黑虎庙村。
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外面的世界,又回到大山做起了老师。
他说:“我愿做一轮明月,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山村的路。”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张俊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个自考上北大的保安。
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主要面向农村孩子。
现已成为校长的他,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更多的孩子,用知识改变着他们一生的命运。
“80后白发校长”张鹏程,是河南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
这,也是他的母校。
目前全校有近名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郑鹏程说:
“二郎庙村是我成长的地方,现在我终于能够再次回到这里,反哺我的母校。”
无论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张桂梅,还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刘秀祥,亦或是千千万万个用青春诠释不负韶华的“守梦人”。
他们,都在为着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普通如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