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这项运动一直备受年轻人的喜欢,不仅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可以塑造身形,使自己的线条越来越好。
其实游泳确实有着很多的好处,除了可以调节体温,让身体更加的凉爽之外,还有着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游泳一个小时消耗的脂肪几乎和跑步相同,不会对身体的骨骼产生影响,对女性来讲,长期坚持游泳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呢?不妨一起我们来了解一下。
01每天游泳半小时,坚持1个月后,身体会收获哪什么好处呢?
1.达到塑形的效果
半小时的锻炼时间,与跑步相比,游泳比跑步消耗更多的能量。游泳时,由于水的密度和传热大于空气,所以比在陆地上消耗更多的能量。
游泳冠军简嘉禾因为肥胖,坚持游泳减肥,他不仅拥有完美的身材,还获得了世界冠军。
经常游泳可以逐渐摆脱体内多余的脂肪,通过游泳锻炼全身,肌肉线条会非常对称。可以帮助我们均匀地调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使全身的线条流畅美观。
2.可以避免关节损伤
我们平时运动的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关节损伤,但是,游泳可以避免关节受伤的问题。
医院第二癌区主任舒启金的妻子在38岁学会了游泳,从而缓解了膝关节的损伤。因为游泳时人体和水都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对身体产生缓冲作用,从而降低了关节损伤的风险。
3.身体更瘦更美了
游泳时,由于水的密度和传热大于空气,所以比在陆地上消耗更多的能量。能量供应取决于体内糖和脂肪的消耗。
经常游泳可以逐渐摆脱体内多余的脂肪,通过游泳锻炼全身,肌肉线条会非常对称,可以帮助我们均匀地调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使全身的线条流畅美观。
所以,如果你坚持游泳1个月,你会发现自己变瘦了,变漂亮了。
4.肺、呼吸功能提高
游泳的过程中,需要在水中进行气息的调换,这个动作可以看作深呼吸的一种形式。它能有效刺激呼吸机能,提高摄氧能力等,所以呼吸机能得到改善。
长期的游泳锻炼,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提高。
研究发现,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毫升,而一般健康男子在毫升左右。
5.有助于心血管的健康
游泳的时候,人体前往的时候会与水产生一定的阻力,在于阻力“对抗”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热量,释放热量的同时,血液循环速度也会因此变快,可以达到锻炼心肌收缩的效果,使血管更具有弹性
英国的《国际水上运动研究与教育期刊》曾明确指出,每天坚持游泳可以增强血液的循环,促进心血管内的血液输送,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6.驱赶生活压力
调查显示,74%觉得有压力或感到紧张的人,在进入游泳前一刻压力和紧张都明显减少。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待在水里时,已经将生活压力抛诸九霄云外了,无论这些压力是来自工作、家庭还是其它生活层面。
还有,游泳也能放松大脑,让人产生积极情绪和感想,帮助人们忘掉恼人的忧虑和挑战。无论你游泳是为了玩乐还是常规的体能运动,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产生积极因子并且提升你的自信。
02注意:游泳不适合以下几类人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适合游泳
患有结膜炎,沙眼、肺气肿,肠道传染病的人,在治愈前也不适合选择游泳作为锻炼项目,否则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患某些传染性疾病,比如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足癣、肺结核、痢疾和肠炎等疾病的人,也不适合游泳。因为游泳不仅会加重自身的病情,而且还可能通过游泳将细菌散播到水中,进而传染给他人。
皮肤有破损的人最好不要游泳,以防感染其他疾病。
2.颈椎病患者
游泳是一项在水中换气的运动,上肢麻痹,以及肌力运动能力低下,在游泳的过程中时常会伴随着危险。在做换气或者跳水的动作时,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会很严重。
游进时由于颈部活动幅度过大,刺激性太强,极易使你的身体发生病变,以及病情恶化,应该注意。
3.骨质疏松者
游泳对身体的冲击力比较小,长期不让骨关节承受压力,会让它变得更脆弱。对于健康人来说,如果只用散步、骑行或者游泳锻炼的话,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效果比较差。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游泳并不能起到维护骨骼健康的效果。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群不适合游泳,游泳可能引起血管突然收缩,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脑中风。
5.癫痫患者
癫痫一旦发作,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极易使患者溺水,因此,癫痫患者不适合游泳。
03阅读延伸:游泳的注意事项
1.饭前饭后不宜游泳
饭前游泳,会感到体力不支,容易虚脱。饭后,肚子吃饱了游泳,容易造成呕吐,反正饭前饭后游泳都会造成身体不适,所以最好在饭后2小时之后再去游泳。
2.携带好游泳圈
对于水域比较深的场所,或者游泳技术不是很好的朋友,请千万记得带上游泳圈类辅助工具。游累了,可以借助它们休息下,万一有危险的话,还有救命工具!
3.游泳时间不宜太长
在水里浸泡时间过久后,会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游泳的时间不宜过久,确保在2个小时以内。
4.月经期不要游泳
对于女性来说,经期身体抵抗力差,游泳的话,会使得细菌进入到体内,产生感染。所以女性朋友经期不宜游泳。
5.不在陌生水域游泳
陌生的水域,像野外的水库、湖泊和不熟悉的河流。陌生的水域,你搞不清楚水的深度、水下石头分布状态、还有野草等等,大意下水会加大溺水事故发生的概率。#爱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