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柯桥日报
本报记者叶红
前两天,柯桥市民施先生接连接到了好几个噩耗,都是高龄长辈过世的消息。“简直排牢吃豆腐饭!”施先生说,民间有句老话叫“老人难过冬”,以前还不觉得,现在年岁渐长,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点道理。
施先生的感觉是否正确?
记者采访后发现,不管是相关数据,还是在专家分析,事实的确如此。
冬天
老人易出事
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曾让很多年轻人兴奋,觉得浪漫无比。然而,这场雪也带来了人间悲剧。12月7日,越城区87岁独居老人沈奶奶走失后未归的消息曾刷屏很多绍兴人朋友圈。那两天,天极冷、雪很大,善良的绍兴人希望通过转发,能帮助老人早日平安回家。然而,12月9日,噩耗传来,老人在一座桥边被发现过世。
事后,一位参与找人的志愿者分析称,出事后,老人很有可能当天中午外出取钱,却因天气寒冷、年岁又高,反应不如年轻人的她在路上迷了路,最后又因未及时得到帮助,越走越远,室外又非常冷,最终发生悲剧。
大约半个月前,上虞一位60多岁的独居老人因多日未上班,最终被发现在出租房过世。
殡仪馆数据
冬天四个月
老人死亡率比其他季节高
“冬季的死亡率确实比其余几个季节要高,特别是老人。”记者联系绍兴市殡仪馆后了解到,每年冬天,老人的死亡人口占比非常高。
来自市殡仪馆的数据显示:年11月1日到年2月28日,总火化人口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人;年11月1日到年2月29日,总火化人口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人;年11月1日到年2月28日,总火化人口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人。
综合全年火化数据,记者大约统计了一下,—年最冷4个月(指当年11月1日到第二年的2月底),7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约占全年的43%。
我国相关研究
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
比夏天高41%
而医院的专家则表示: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骤降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人员。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发,老人恢复较慢,也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
记者在网上查阅后发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前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国外也有类似现象。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曾公布一组居民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
医院里
气温骤降几天
急诊科就躺满老年病人
医院急诊科护士戴亚琴告诉记者,每年冬天,老人生病、死亡的人数大大增加,一般气温骤降的几天,医院急诊科大厅往往躺满了各种老人。
她表示,一般来说,脑出血、中风等老人在冬季高发。清晨6-10点是脑中风、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危时刻。
专业人士分析:由于晨起时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律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出血。世界卫生组织也报告,心肌梗死28%发生在此段时间。整夜睡眠后,清晨站立,血压增高,耗氧增加1.7-3倍,心脏病及中风易发。
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翔说,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难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核心体温。当温度降低时,血管收缩改变,血液粘度增加,就有可能触发血栓。
王翔说,天气和心血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绍兴的冬天又非常冷。
链接
老年人如何安全过冬
不少专家告诫:不建议老人在寒冬大强度晨练,特别是极端天气,更是需要注意;同时,老人清晨起床后,应适当喝水,改善血液循环,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的食品。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所以,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避免着凉,防止感冒,有条件的开启空调。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按时服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