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在抗击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期间,钱海军服务队涉水检查用电安全。王幕宾摄
年3月5日,钱海军为困难家庭老人改造室内照明线路。王幕宾摄
5月6日,中宣部授予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时代楷模”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供电客服社区经理,钱海军从事电力服务工作30年,凭一颗热心、一技之长,在工作之余完成2.5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追求,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千家万户。在钱海军获得“时代楷模”称号之际,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一张名片:电力义工钱海军
记者:我们了解到,从年起,您就开始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加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的?
钱海军:年的一天,我隔壁的邻居晚上10点多敲我家门,他说:“钱师傅,你是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我家里灯泡不亮了,能不能去看一下?”我用仪表测了一下,发现是保险丝断掉了,我帮着换好后一推开关,灯亮了。我知道,这不单单是推一下,而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它为什么会有故障?是用电设备老化了还是漏电了?我一定要把根源找出来。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我不能随随便便去做,有些设备是用户的自有财产,要得到用户的许可才能操作。从这件事我发现,无论是作为志愿者还是从事本职工作,我都要不断扩充我的电力知识储备,要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这是钱师傅看过的,那就放心,这就是公信力。再有就是不要不懂装懂。我可以做到的,我一定尽力去做,我不能胜任的,也要告知用户,不能感情用事。安全是生命线,要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找我换灯泡,后来我得知这位老人退休前是八级电工。老人说自己老了,没有用了。那一刻老人落寞的神情,我一直都记得,一股说不出的难过涌上心头。我心想,一个人不管以前多么能干,终究有衰老的一天,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帮忙。那天回到家,我制作了张名片,上面印了三行字:电力义工、钱海军,还有我的手机号码。
我住的那个社区老年人特别多。年5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小区散步,社区工作人员问我愿不愿意当志愿者,帮居民排除用电故障。我非常乐意,所以就填了一个申请加入志愿者的表格,这一干就干到了现在。
一盏明灯:照亮千家万户
记者:20多年来,您完成2.5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被多位孤寡老人当成“亲儿子”。您感动了很多人,又有哪些人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钱海军:我接触过一位老人,他叫陈文品,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个独子,患有智力障碍。他看到别人家庭幸福,自家却这番模样,心结始终解不开。年,我第一次去他家换灯泡,老人不愿意,还把我的名片放在了门口的杂物篓里。两个月后,老人给我打电话,说家里电磁炉坏了,让我帮忙看一下。后来我又去老人家帮了几次忙,一来二去,陈老伯慢慢开始信任我。年,老人肺气肿发作,我接到电话后赶医院,帮他加了一张床位,为他请来护工。就这样,这么多年,陈老伯慢慢敞开了心扉。
还有一次,我去一位年过八旬的退伍老兵家中维修电路,修完后他坚持送我下楼。老人说:“送你下楼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不能拒绝。”到了楼下,老人站得笔直笔直,给我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我很感动,也非常非常幸福。这种强烈的幸福感,值得我用一生来坚守。
一种执着:为民服务无怨无悔
记者:在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中,您是否有被家人或者同事误解的时候?
钱海军:这么多年,虽然我的头发已经由黑变白、由多变少了,但是我为民服务的心一直没有变过。在这当中,家人的支持、同事的理解对我至关重要。之前有人说我像块木头一样,也有人说我多管闲事,还有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管会有麻烦。但是我还是会在确保自身和用户安全的前提下,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客户服务经理是我选择的岗位,电力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服务,我和我老婆说,你是我钱海军服务的第一个电力客户,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和我说。开始我家人对于我天天不着家很不理解,我时常对她们说,换一个角度想想,如果你们需要帮忙,有人马上出现,是不是感到很温馨?我的家人从不知道我每天在忙什么到理解支持,再到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这是一个过程。我很感谢我的家人和同事们,也坚信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一道亮光:汇聚成一座灯塔
记者:从仅有5人的志愿服务队到多人的公益组织,从成立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到推出“千户万灯”“星星点灯”“暖心空巢”等慈善公益服务项目,再到实施“全国乡村电工培训计划”,这一路走来您有什么心得?
钱海军:年年初,“钱海军服务班”成立,5月又拓展到由人组成的“钱海军共产党员服务队”。那会儿我心里多少还有些迟疑,觉得做志愿服务,我一个人能行。后来我发现,这么多人加入之后,服务半径扩大了。年,“钱海军共产党员服务队”更名为“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我们启动了“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项目,从宁波铺开到覆盖浙江全省,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慢慢地,我脑海中有了更多对公益项目活动的想法。
年,我第一次走进西藏。我发现,很多藏族群众家里的电线都裸露着,有的电线就缠绕在屋顶上,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为他们进行了室内电路改造,安装新的漏电保护器,装上多功能自发电灯,把电和光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我认为,“千户万灯”不仅是电路改造服务,也不仅是点亮一盏灯,而是要实实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将温暖真正传递到每家每户。
我们还在西藏、吉林、四川、贵州等地开办了“星星点灯”大课堂,通过电力科普、电力王国环游记等体验课程,给当地孩子们讲解电力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组织了乡村电工培训班,重点培养残困家庭的孩子,为他们开展技能操作演示和讲解,培养一批乡村电工,希望能够为他们点亮心灵之灯,照亮人生前路。
一个群体:人民电业为人民
记者:您带领的志愿服务队足迹已从浙江延伸到吉林、西藏、贵州等省份。当前,浙江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国也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志愿服务队还将从哪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价值?
钱海军:辛保安董事长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我一直铭记于心,一步一个脚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作为一名供电员工,我的成长和成绩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关怀,在国家电网这个大家庭里,我感到很幸福、很踏实。
“时代楷模”这个荣誉让我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接下来,我要努力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大家做到“三好”“三用”。“三好”就是技能要好、服务要好、老百姓的口碑要好。“三用”就是用心把服务做到老百姓的心窝里,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脑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做好服务;用力把光和温暖持久而绵密地送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从“三好”到“三用”,我将把每一位居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业,搭建起客户和国家电网之间的桥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