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放几年如果没有长霉变质仍然能喝,但大部分茶叶由于保存时间太长,茶香早已殆尽,建议不要喝。然而也有少数茶叶例外,品质好,保存得当,经过几年陈化,口感更加醇和,回味悠长。
但像普洱茶中的生茶,由于没有经过人工快速发酵处理,因此耐储藏性更好,时间长了反而陈茶更加醇香回甘,随着时间的沉淀,茶叶的色、香、味、品质都得到显著提升。据说普洱茶的最佳保质期有10年之久,因这样10年的茶我并未喝过,具体口感不敢妄自臆测下结论。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异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将茶叶放入将需保存的食物中,作为保鲜剂,防潮除异。其实茶叶本身若保存不当,也会回潮发生霉变。
茶叶的品种繁多,一般按照色泽和加工方法分为6大类,它们分别是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
绿茶
——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仅通过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简单加工,是我国主要茶类之一,产量亦为其它茶叶之首。年我国绿茶产量.29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63.47%。大多数家庭都是以喝绿茶为主。
——
绿茶成品茶的色泽和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由于未经过发酵较好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龙井茶、碧螺春都属于名贵的绿茶。
——
绿茶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要跨年,即有即喝。绿茶若保存不当,2~3个月就会发黄变味,另外像龙井茶这类高档的绿茶不宜放在鱼龙混杂的冰箱里保存,防止被冰箱的异味污染。
红茶
——
红茶为全发酵茶,发酵程度达到80~90%以上,因其冲泡后茶汤和茶叶底色均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茶。红茶以茶树的4嫩芽叶为原料,经过萎调、揉捻、发酵以及干燥等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全球比有名的四大红茶分别是:被誉为“红茶皇后”的中国祁门红茶;被称之为“红茶中的香槟”的印度大吉岭红茶;另外还有斯里兰卡乌巴红茶和印度阿萨姆红茶。
——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的化学成分变化大,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原来的茶多酚成分减少了90%以上,而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味道也发生了变化,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
发酵后的红茶,含水量少,很容易受潮或失散香气,密封、干燥、避光、避高温都很重要。从经验上来讲红茶存放一年口感最佳,芳香醇厚。新茶香气虽然也不错,但不及存放一年的香气浓郁,而且新茶还火气重。也有人将其存放2年以上再饮用,这样的老红茶陈化后,香气开始变得寡淡,不过滋味趋于醇和,耐泡度增加了。
黄茶
——
黄茶为中国特产,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其实与绿茶近似,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茶的特色。黄茶按照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的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3大类。其中黄芽茶中的岳阳君山银针被视为黄茶中的极品。黄茶具有叶黄、汤黄、叶底黄三黄色特色。
——
黄茶由于是轻发酵,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鲜叶营养成分,像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许多生理活性成分流失少。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消化酶,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
黄茶因品种和加工技术不同,形状有明显差别,保存方式有细微差别。一般情况下黄茶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年,应及早喝完。但对于紧压的黄茶来说,保质期延长,因为加入了黑茶的紧压工艺,耐储存优势显凸,存放个几年后口感也能保留黄茶的甘醇味道。
青茶
——
青茶实质上就是乌龙茶,也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以半发酵居多,有的也会根据需求进行全发酵,其主要制作工艺包括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这一步是青茶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形成了青茶的品质特性的灵魂所在。青茶茶汤为黄色,茶叶有区别于其它茶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青茶兼具绿、红茶的部分特征,所以既有绿茶的鲜嫩,又有红茶的香醇。
——
青茶口感清咧,有细腻的清香回甘。其实青茶和绿茶是出自于同一种茶树,只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已。青茶在发酵过程中,使茶叶中的儿茶素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有一半转化为青茶的多酚类,多酚类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儿茶素,都能够影响各种酵素在我们体内的活性化,能有效地分解皮下脂肪,所以青茶被人们称为“健美茶”。
——
青茶的保质期长短与发酵程度高度相关,发酵程度高的乌龙茶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密封好的青茶保质期是12~24个月,不能超过24个月。若是散装会更短些,所以购买青茶时,应该选当年的新茶。
白茶
——
白茶为轻微发酵茶,由于白茶叶细嫩、茶叶背部多为白茸毛的芽叶,再加上加工时又不炒不揉,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简单加工,从而使得白茸毛在茶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茶色接近白色,故称之为“白茶”。
白茶香味较绿茶淡,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消淡,虽清淡但回甘口感很明显。白茶产量低,主要产地为福建省,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3类。
——
白茶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物质,同时还含有儿茶素、茶多酚、氟元素、黄酮类化合物、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茶叶皂苷等营养成分。另外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合成视紫红质,致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加清晰,同时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在白茶界流传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若是品质一般,或者是后期储存不当,存放时间长了味道会大大打折扣,甚至长霉变质。然而一款高品质的白茶保质期可达10年之长,而且口感风味醇厚悠长。例如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喝新茶鲜甜味美,经过存放,会呈现微微葡萄酒香,毫味也会更加明显,贡眉存放之后,汤色从浅黄到橙黄再到橙红,会出现梅子香、枣香味。
黑茶
——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干燥、晾置6道工序,利用微生物发酵方式制成的茶。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渥堆发酵较长时间,所以茶叶片大多呈暗褐色,故称之为“黑茶”。渥堆是黑茶制造工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渥堆不仅减少了茶的苦涩味,增添了类似焦糖的迷人香气。黑茶按地域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4类。
——
黑茶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就是维生素和锌、锰、铜、硒等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儿茶素类、茶色素、咖啡碱、黄酮类、维生素C、胡萝卜素物质等。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
——
黑茶的特点是越陈越香,可长期保存。但前提是要选择品质好,制作工艺精细的黑茶。经过若干年陈化的黑茶会逐渐趋于醇和厚滑。黑茶的存放在常温状态下保存即可,注意通风防潮,避免光线直射,不宜过于干燥失去应有的水分。
结语
茶叶的保质期并非一概而论,不同品种保质期差别大,如绿茶最好选当年的新茶,即有即喝不跨年。保质期长的白茶和黑茶也决不是永久保质,照样有生命期限,虽说白茶、黑茶可存放数年而不变质,但茶叶终归是食品范畴,适当的陈化有助于提升茶的表现,而贮存时间过长,饮茶的风味必然受到影响,而且还伴随着安全隐患。
识茶、懂茶,正确的储存茶,其品饮感受、养生价值以及收藏价值才能最大化。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记,一个厨艺爱好者,传递一日三餐的美食温暖,共同探讨美食话题,让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