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唐顿最迷人的地方,英式幽默罢了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2/27 14:37:00
                            

原创:LensWeLens

带着优雅的服装和精美的布景,华丽养眼的《唐顿庄园》电影版来了。

面对这部唐顿大电影,不少影迷表示,他们不仅获得了视觉享受,更是被克劳利家略带*舌的“英式幽默范儿”圈了粉。

你常常能看到,上一秒身着华服翩然起舞的贵族,下一秒就端起香槟,画风一转,恨不得能用犀利俏皮的言语将对方迅速打趴下。

表面上是部追求历史细节严谨的英伦剧,内里却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家贡献了“英式*舌幽默手册”,甚至还可以带我们真正了解英国人妙趣横生的一面。

在这部电影里,有个出现在预告片里的“英国贵族老太太互怼”的精彩场面,被诸多网民津津乐道。

面对英国女王将要来唐顿庄园这样的盛事,克劳利家的老夫人和亲戚伊莎贝尔彼此冷嘲了一番,暗指对方“聊天都很无趣”,戳到了许多人的笑点。

事实上,这并不算是个例,唐顿庄园的魅力之一,就是在那个全家人时常举办豪华晚宴、仆人遍地伺候的贵族家庭里,风趣而充满火药味的台词信手拈来。

在剧中,最为受宠的大小姐Mary就贡献了不少“弹药”,她怼起人来连自己的妈妈和奶奶都不会放过。

当妈妈向自己表示出反对意见的时候,Mary毫不犹豫地开启了地图炮“拜托,你是美国人”,潜台词便是“咱们思维不一样,你是不会懂我的”。

当她想去监狱看自己的女仆Anna时,奶奶觉得不成体统,还举一反三地质问“如果我的女仆Denker被关监狱,你是不是也要去看呢”,Mary则委婉表达了自己对Denker的厌恶“去倒是会去,但也只是去看下她房间的锁到底牢不牢”。敢爱敢恨。

克劳利家族的一家之主——格雷瑟姆伯爵也是这样,听到家中成员说了不合时宜或让人不爱听的话,也会旁敲侧击地“抖个机灵”。

在全家出席的晚宴上,先后有女眷说自己不舒服可能染了病,纷纷离席,老太太则快人快语地回忆了下关于传染病的老故事:“想起来原来在有个巴黎舞会,好多人跳着跳着都离场了,最后舞会还没结束,舞池的客人倒是死了一半。”

伯爵愣了一下,不失幽默地回了一句:“妈妈你讲的这个故事真是让大家欢欣振奋呢”(cheerusuptonoend)。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克劳利家谁也没有老太太的幽默段位和*舌功力高。

当老太太和儿媳妇Cora聊起家里并不美貌的孙女Edith的“忘年恋”时,Cora担心道“也不知道Edith跟这个老先生是不是认真的”,老太太机智地回了句“Anyportinastorm”,简单说就是,“暴风雨里有个港口靠岸就行,哪里还有资格这么挑剔呢?”

当自己讨厌且不受家族欢迎的人临行告别,说“再也不会来了”的时候,老太太则马上回“Doyoupromise?”(你能保证吗),实在大快人心。

当管家卡森说“勤奋努力比外表更重要”,老太太则冷冷一笑说道“Ifonlythatweretrue!(要是真这样就好了)”,这个瞎说大实话的功力,一下子就点破了“这个世界终究外貌协会”的本质。

等到老太太干涉自己孙女们的婚恋生活,被大家反对时,她还很有底气地给自己插手儿孙生活的行为“正名”:

“Itsthejobofgrandmotherstointerfere.”,奶奶的职责就是干涉,不然你以为呢?

面对身边得势小人的难看嘴脸,老太太也能不失体面地“回骂”一句:“Italwayshappenswhenyougivetheselittlepeoplepower,itgoestotheirheadslikestrongdrink.”说白了就是,给小人的权利,就像烈酒一样上头。

当不明就里的家人指责或者评判她的一些做法时,老太太的一句回怼甚至被很多网友膜拜:“Doesitevergetcoldonthemoralhighground?”,换言之就是,“你站在道德高地上难道不冷吗?怎么拿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来绑架别人,真的好好笑。”

这样幽默又可爱、风趣又真实的台词,在《唐顿庄园》里有很多,让深谙“英式幽默”的观众喜爱不已,也把一些毫无头绪的观剧者拒之门外。

毕竟,英式幽默确实有一定的理解门槛,而它里面的学问也不能小觑。

不过,千万不要把这个贵族家庭的“*舌冷幽默”当成是一种夸张的演绎和呈现,要知道,这种带着一点小刻薄的幽默感,其实是根植于英国国民天性的特有基因。

英国的《每日邮报》在数年前就曾报道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发现,英国人天生具有“冷幽默”的基因。

英剧《伦敦生活》台词

研究者对对英国双胞胎和对北美双胞胎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北美人的不稳定数据相比,50%的英国人都确认有该基因。

在研究者眼中,幽默被分成“负面幽默”和“正面幽默”两种。

前者或挖苦或自嘲,时而调侃和打趣,属于典型的“冷幽默”;而“正面幽默”则指的是讲趣事、说笑话、乐观面对人生的幽默方式,属于偏向“暖”的幽默。

英剧《伦敦生活》台词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罗德马丁教授说,在英国和北美的受试者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正面幽默”相关的基因,但“负面基因”,也就是稍微带点损劲儿的“冷幽默”,却是英国受试者独有的。

英剧《伦敦生活》台词

马丁教授还补充说:“不同国家的人的幽默感会有区别,基因和环境影响可能是造成区别的主要原因。”

在英国人独有的这份冷幽默里,大多带些讽刺意味,要么“主动自黑”,要么冷嘲热讽地“调侃别人”,实在是非常有趣。

英剧《神探夏洛克》台词

网友

英国范儿在几年前的时候,就曾经举过这么一个英国人主动自黑的例子。

“有次坐BritishAirways,就是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很nice的空姐问我要不要来点咖啡,不敢喝太多、怕影响补觉的我礼貌地回道,“Justalittlebitplease.”(请给我来一点)。

没有一点点防备,莞尔一笑的空姐说,“Youmusthaveheardofourcoffee.”(看来你是听说过我们的咖啡了),然后就自己笑了起来。”

乘客说少来点儿,空姐就主动自黑“自家咖啡难喝”,这样的冷幽默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英剧《神探夏洛克》台词

如果说上面那个是外邦人的观察,多少隔着一层面纱,那英国人自己,其实也对这点小性格也是供认不讳的。

在一部叫做《大英烦事多》纪录片中,很多英国演艺名人亲自出镜,解释了这个“冷幽默”现象。

因为英国人在社交礼仪和情绪管理上都非常克制,礼貌有余,耿直不足,再加上英国阴雨天气多,人口也比较密集,所以他们的一个很普遍的发泄渠道,就是“黑自己、黑别人”。

而且在历史上,有不少英国名人,也是积极贯彻了这种“国民性格”,把“冷幽默”进行到了极致。

英剧《伦敦生活》台词

英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大文豪,分别是王尔德和毛姆,都因为贴着*舌和幽默的标签,让很多后来人甘拜下风。

比如说王尔德对婚姻最犀利的评价是:“结婚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战胜了经验。”称得上是高级的“黑色幽默”。

而毛姆的“冷幽默”则会更加直接,他曾在《作家笔记》中写过:“大部分人长得真是丑啊!可惜他们也不知道该待人随和一点,来补救一下。”虽说有点“*舌”过头,但说的其实不无道理,长得不好看的人,倒也不是个个都好性格。

毛姆

除了这两位“*舌”的作家,最受英国人爱戴的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其实更配得上“幽默大师”的桂冠。

年轻时的丘吉尔

根据英媒收集到的故事,丘吉尔不仅“冷幽默”,说话也不怎么客气,即便是绕个弯,也不会掩饰不满之情。

据称,丘吉尔十分厌恶自己的女婿,可又不能不打交道,所以总拿女婿毫无办法。有一天,他女婿和他闲聊,丘吉尔极端不耐烦地说:“知道我最崇拜谁吗?我告诉你,是墨索里尼。因为他枪毙了自己的女婿,而我却做不到。”

虽说英国媒体没有报道这段对话的后续,但是丘吉尔女婿的心理阴影面积,想必恐怕也不少吧。

还有一个丘吉尔生前的故事,不仅体现英国人“*舌幽默”的特点,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怼人”范本。

在丘吉尔80岁生日茶话会上,一名年轻的记者对丘吉尔说:“首相先生,我真希望明年还能来祝贺您的生日。”丘吉尔果断拍了拍这位记者的肩膀说:“记者先生,你这么年轻,身体又这么壮,明年还来应该是没问题的。”

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要么说出实话,要么予以反击,这大概就是英国人的国民特性了。

“幽默”这个词,在学术界里普遍认为,是因为林语堂音译英文单词humour而进入中国的。

在林语堂看来,真正的幽默是高级的,它是一种人生通达的智慧,事实上林自己也不失风趣幽默,说出过“绅士的讲演,要像淑女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这样的名句。

林语堂

而让人感到“幽默”的素材,其实在各个国家也差不太多,无非是各种场合出丑、亲密爱人打架、缺陷被人嘲笑、出门各种倒霉、天真不幸受骗等等。这些形式我们在每个国家和文化当中都能看到。

把这些素材对应到英国去,我们发现,英国人最钟爱的笑话其实就是“点出平时身边发生、但大家都忽略或者不愿说的真相或者荒诞事”。

英剧《神探夏洛克》台词

《唐顿庄园》也好,英伦文豪和首相也罢,他们的“冷感幽默”获得世人赞赏,无非就是因为其中有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所以那些笑点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KateFox曾经写过一本关于英式幽默的书,叫做HumourRules,里面非常精准地概括了英国国民的“冷幽默心态”。

总结起来一共就16个字:机智吐槽,暗里讽刺,低调做人,时刻自嘲。

英剧《神探夏洛克》台词

英国人的骨子里,或许因为带着些“日不落帝国”的昔日荣耀,总能让我们看到一种略带“损人”的幽默感。

大家也知道,英美两国之间,因为历史渊源、语言口音差异,总有说不清的爱恨情仇,没事儿就喜欢互相嫌弃,就像一个很有名的英国人怼美国人的段子说的那样:

“其他国家的人移民到美国总是好的,因为可以同时提高两个国家的智商。”

这句话说得当然过于损了,但这个耍嘴皮子的背后,其实是英国人那种既不把自己端着、也没把别人当回事儿的通透心态,总是值得学习的。

突然想起乔治麦烈蒂斯在《喜剧论》中说的一句话:

“我想一国文化的极好衡量,是看他喜剧及幽默之发达,而真正的喜剧的标准,是看他能否引起含蓄思想的笑。”

用积极吐槽的形式化守为攻,顺带看清现实,笑着面对,还主动自我排解,不论是敌是友最好都撞出些火花,这样的英式冷幽默,想必定能消解人生的无趣吧。

主要参考资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顿最迷人的地方,英式幽默罢了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