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帮扶百位老人逾20年,走遍五省区点亮千
TUhjnbcbe - 2023/3/2 18:50:00

年2月28日,

一支平均年龄77岁的“圆梦旅行团”,

从杭州坐上高铁一路向北。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

最小的也年近70岁,

此行,他们的目的地是北京。

到天安门亲眼看一次升国旗,

是人生已至暮年的他们,

最想实现的愿望……

3月1日,凌晨6点,

“圆梦旅行团”走进了“梦圆”的目的地

——无数次梦见的天安门广场。

寒风之中,

天边的云彩渐渐亮起,

老人们都屏住了呼吸,

静静等待着升旗仪式的开始。

当《义勇*进行曲》响起,

90岁的傅万久老人

显得尤为激动,

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的老兵

颤抖着举起右手

向国旗敬了庄严的*礼……

“我能在有生之年到北京看到升旗,

能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给牺牲的战友敬个礼、鞠个躬,

我‘死而无憾’了!”

国旗下,

傅万久和其他圆梦的老人们一起

久久伫立。

而时时刻刻站在他们身边,

与他们一同高唱着国歌、

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的,

还有一个戴着眼镜、

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钱海*,

这次“圆梦之旅”的组织者,

一位毫不起眼,

却有着巨大能量的普通电工。

很难想象,

就是眼前这位头发不多的小个子电工,

坚持志愿服务20多年,

不仅帮助了上万名群众、

照顾了百余位孤寡老人,

他发起的“千户万灯”项目

为西藏仁布县户贫困老百姓改造电路,

5年多来,

项目惠及五省(区)6万余人……

这趟北京“圆梦之旅”,

钱海*也一次次湿了眼眶,

尤其是当国旗升到最高处,

与老人们一起高兴地与天安门合影时,

那一刻,他感到这么多年来

所坚持、所付出的一切

都是值得的……

然而,回想起自己

走了20多年的志愿服务之路,

钱海*却说:

最初,是从满足自己的

一个小小私心开始的……

01

他亲手制作了张名片

名片上只有三行字

年,在浙江省慈溪市供电公司工作的

28岁小伙子钱海*

搬到了浒山镇泰兴新城小区,

随后,他响应社区号召,

成为一名随叫随到的电力义工。

年年底的一天,

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一位老人家

准备修理灯管,

可老人不经意的一句话

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天,钱海*准备给不亮的灯管

换一个新的启辉器,

老人突然说了一句话:

启辉器里面有一个电容

你给它剪掉!

那一刻,钱海*顿时“傻掉了”,

眼前的老人肯定是一位老师傅。

果然,老人骄傲地对他说,

退休前,自己是八级电工,

可现在,血压高了、眼睛花了,

连个灯泡都换不了。

顿了顿,他又重复了一句,

“老了,没有用了。”

老人落寞的神情像针一样

扎进了钱海*的心里,

一股说不出的难过涌上心头。

“一个人不管他以前多么能干,

终究有衰老的一天,

很多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忙。”

钱海*顿时想到自己老了

可能也是这个样子。

“当时,我自己有了个小小的私心,

等我也70多岁了,

我一打电话就有人上门来帮助我,

那该多好!”

回到家后,

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的

钱海*亲手制作了张名片,

名片上只有大大的三行字:

电力义工

钱海*

和他的手机号码!

从那以后,但凡是孤寡老人,

谁家保险丝断了、

插座没电了、灯泡不亮了,

不论刮风下雨,

只要一个电话

钱海*都会第一时间赶去解决。

02

“爱是一盏灯

照亮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年10月的一天,

陈文品老伯肺气肿突然发作,

危急之下拨通了钱海*的电话。

没有丝毫犹豫,

挂了电话,他就往老人家里赶,

挂号、排队、就诊,

可谁知,正准备办理住院时,

医院没有床位。

又急又无助的陈老伯

拉着忙前忙后的钱海*说:

“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

钱海*一听,

顿时着急地哭了出来。

情急之下,

他对着陈老伯喊了一声父亲,

“您就当我是儿子,

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妥。”

从门诊处到护士站又到住院病房,

医院,

终于帮陈老伯加了一张床位。

安顿好老人

他又跑去买饭票和洗漱用品,

还为老人请来了护工。

不是儿子胜似儿子,

这是陈文品对钱海*的评价,

更是多位空巢、孤寡老人

说给钱海*的心里话。

每次遭遇暴风雨天气,

钱海*回回都是蹚着水

挨个给老人家里维修电路;

每年入冬气温骤降,

他总是上门到老人家看看才放心;

老人们以为电工什么都会修理,

为了不让他们失望,

他又自学了家用电器维修。

慈溪市之外也时常有老人

给他打电话求助,

被老百姓称为“万能电工”的他,

最多的时候

一天接到过21个求助电话。

很多人想不明白,

为什么在服务社区、帮助老人这件事上,

钱海*20多年只付出不索取,

却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和热情?

钱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维修完电路,

一位退伍老兵坚持要送他下楼,

钱海*本不答应,但老人说:

“送你下楼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你不能拒绝。”

到了楼下,老人站得笔直笔直,

给他敬了一个*礼!

钱海*说:那一刻我很感动

也非常非常幸福。

这种强烈的幸福感

值得我用一生来坚守。

03

他是一道微光

却汇聚了灯塔的能量

钱海*回想第一次递出自己的名片,

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收好名片,向他竖起大拇指,

但也有很多人质疑他是在作秀、

怀疑他是骗子,

甚至把他当成发小广告的,

把名片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钱海*坚信自己的爱与付出

一定可以为自己正名。

但他没有想到是,

自己做的这些看起来并不太起眼,

更谈不上是丰功伟绩的一桩桩小事,

像一盏盏微光在不断汇聚能量。

慢慢地,他从一盏灯变成了一座灯塔,

那张小小名片上的

“电力义工钱海*”

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

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

钱海*所在的

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

支持他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务班,

以他为队长的红船共产*员服务队,

到今天,

已经变成了一个汇聚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在防汛抗台、

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

架起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年,他爆发出了更大的能量

——钱海*志愿服务中心,

联合地方民*局、残联

和社会各界力量发起了免费为

慈溪的低保户进行室内照明线路改造的

公益项目“千户万灯”活动。

年,

钱海*第一次走进了青藏高原。

然而,眼前的一幕幕,

让他这个老电工心急如焚。

藏民家里的电线很多都暴露在外,

在屋顶上随意缠绕着,

像一枚枚定时炸弹,

随时有短路的危险。

这次西藏之行,

把钱海*“点灯”的愿望

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年7月19日,钱海*和他的

红船共产*员服务队队员

一起踏上了跨越公里的

高原“千户万灯”之旅。

钱海*了解到,

很多藏民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

他们出去放牧三四个月,

因为没有电,

手机每三四天才开一次,

报平安后马上关机。

“没有电,他们的身体和心灵

都是一个孤岛。”

想到这些,

钱海*为牧民们带来了太阳能发电设备,

放牧的草原上第一次发出了亮光。

在钱海*眼里,

“千户万灯”不仅是电路改造服务,

也不仅是点亮一盏灯,

而是要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问题,

要将温暖真正传递到每家每户,

真正消除寒冷与孤独。

不仅如此,

他们还开办了“星星点灯”大课堂、

乡村电工培训班,

从用电科普到日常维护,

为老百姓生活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身有残疾的吉子友伍就是

“千户万灯”的受益者。

听说友伍很想学电工,

钱海*便手把手地教他。

如今,大凉山里的友伍也有了自己的梦想:

学好电工,成为钱海*的“同行者”,

为村子里的困难家庭服务,

帮助更多的人!

从年开始,钱海*和

红船共产*员服务队队员带着

点亮“千户万灯”的心愿,

为西藏仁布县户

贫困家庭老百姓改造电路。

截至年4月,

“千户万灯”项目走过五省(区),

累计完成改造户,

入户服务6万余人。

就像钱海*最常说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要尽全力把光和温暖持久而绵密地送到

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送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04

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暗夜里的

点灯人!

20多年寒来暑往,

钱海*帮助过的人数以万计,

长期服务的老人也早过百数。

岁月如歌,如今的钱海*,

也已经从那个浑身使不完力气的

小钱师傅,

变成了头发花白、拧螺丝的时候,

也要拿到眼前抿一抿,

眼镜推开才能看清的老钱师傅。

然而,老钱虽然不再年轻了,

但是他做志愿服务的底气

却更足了!

这些年,

家人对他越来越理解,

单位和*府对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被服务到的人,

更是越来越多地向他靠拢。

他和他身边的人

也都愈发深刻地认识到:

永远不要低估“小事情”的力量!

做好事真的没有什么难的,

这些小事情积累得越来越多之后,

大家从中收获了幸福与快乐,

自然会形成一个充满爱的磁场!

陈文品老伯说:

海*,这么多年来

你一直照顾我们老年人,

我非常感谢你。

朱春芬阿姨对他说:

在我心中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我有了你,

使我这个孤寡老人不孤寡,

生活有了底气;

拜钱海*为师的吉子友伍说:

我感觉自己也能帮大家解决困难了,

我也能体会到钱师傅他们

帮助别人的快乐了。

钱海*则说,

如果可以,他想一直做下去,

等到很多年以后,

他也老了,

老年人碰到用电问题时还是会提起

“那个头发没有的、

个子矮矮的老头现在还在修吗”?

到那时,自己走路颤颤巍巍了,

能给年轻人递个插线板,

那也是一种幸福……

钱海*和他的团队,

不仅仅是点亮了一盏盏心灯,

他们更是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与实现个人价值融会贯通,

画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同心圆,

打造出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今天,站在奔向共同富裕的新起点上,

钱海*和越来越多的“钱海*”们

把目光投向了更加深远的未来,

那就是将更多爱的火种

播撒在我们脚下的大地上,

点亮万家灯火,

温暖千家万户!

心存暖阳,善小常为;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钱海*信心满满,

他坚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

每个人都将成为志愿路上的主角,

每个人都将成为别人暗夜里的

点灯人……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扶百位老人逾20年,走遍五省区点亮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