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慢阻肺也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慢阻肺,已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病病因,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
慢阻肺的发病原因
慢阻肺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如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以及可能的遗传因素。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烟草烟雾危害
烟草烟雾是最常见的“有毒颗粒或气体”来源,含有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几百种,这些有害成分相互组合成颗粒物,可沉积在人体大大小小的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内。早期,肺部为了反抗这些“有毒颗粒或气体”的侵略,采取咳嗽咳痰的办法,后来肺泡、细支气管被侵蚀的失去弹性,气体进出困难,人体就会感觉到气短、呼吸不畅。如果患者直到呼吸困难才去看病,可能就会为时已晚。
空气污染与职业环境暴露
除了吸烟以外,“有毒颗粒或气体”还来源于空气污染。高粉尘职业环境,也是慢阻肺的原因之一。此外,做饭燃料所产生的烟雾和烹调的油烟,猫、狗宠物的蜕皮、脱毛、身上寄生的螨虫、排泄物、饲料以及共生的真菌等等,都会形成气溶胶,污染室内空气,这些都会对人体肺部造成长期危害。
年龄等因素
除“有毒颗粒或气体”的影响外,随着年龄增加,人体肺器官的自然退化,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甚至贫穷等都是导致慢阻肺的少部分原因。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咳、痰、喘
慢阻肺不仅仅是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更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性。其典型症状主要是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气短。临床分型为慢性支气管炎型和阻塞性肺气肿型,以气流受限为主。
35岁以上伴有咳、痰、喘的主要症状,并有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的人群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这部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慢阻肺病可能会引起系列并发症
慢阻肺并非单一的疾病,它不仅损伤肺组织,同时还会损伤包括心脏,骨骼,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肺外器官和组织。
慢阻肺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慢阻肺常伴随多种合并症的发生,早期诊断及预防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就尤为重要。
预防、治疗慢阻肺
戒烟首先是预防慢阻肺的必要措施,除此之外长期的深呼吸练习,也可以维护、改善肺弹性功能。具体做法是采用鼻吸口呼,进行深长呼吸,每天早晚各练习1次,每次15到20分钟左右。练习宜身心放松,不可紧张。体质稍好些者还可以配合呼吸操或太极拳练习。
一旦确诊COPD,不可能根治,更不可能自愈,这时就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以达到减轻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除医院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家庭氧疗辅助治疗,适当的氧疗对维护脏器的功能是有益的,如果呼吸困难还不那么严重,白天可以照常活动,晚上睡觉时可以使用制氧机吸氧。
此外,预防感冒尤为重要。反复的炎症不仅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还会加重慢阻肺病情的程度,肺部每感染一次,慢阻肺的病情就会加重一次。所以应当尽可能少感冒,少让身体出现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慢阻肺是现代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耽误治疗时机则会造成严重的危险,平时还应注意预防措施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免慢阻肺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