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亩塘丨兰州市35中教育集团第三十五中学 [复制链接]

1#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教师刘怡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民族大义面前做到了视死如归、矢志不渝。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在国家危亡之际,他做到了舍身求法、救国图强。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她做到了坚持信仰、慷慨就义……

他们都是我敬佩的人。

纵观古今,像他们这样令人敬佩的人不胜枚举。也正是他们这样的人,用自己的坚毅、执著、勇敢和无私,为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提供了精神的养分和前进的动力,也指引着平凡如我者不断向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迈进。我相信:无论时空如何轮转、时代如何变迁,他们的精神都将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张桂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张桂梅获颁“七一勋章”,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发言中,她字字铿锵:“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斯言铮铮,令人震撼!

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就是张桂梅创办的。该校自创办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但张桂梅却通过她这所学校,先后帮助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时至今日,张桂梅依旧在拖着病弱的身体倾力工作。

华坪女高地处深山,又是一所免费高中。从成立以来,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因贫困而失学或不甘心落榜而又无力复读的女生,其生源绝对谈不上好,但在张桂梅的带领下,该校的高考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更是稳居丽江市前列,创造了当地乃至全国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奇迹。

如此壮举,除张桂梅外,还有谁人实现?

年初,张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感觉自己可能挺不过去了。所以,当华医院看望她时,她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桂梅的心系学生和无私奉献,于此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张桂梅的事迹逐渐为人所知,而“燃灯者”张桂梅的精神,也正在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可又有谁知道:张桂梅,这位孩子们口中的“张妈妈”、外人眼里的女汉子,却早已身患骨瘤、血管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已经无力站上讲台上课的张桂梅,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着一项颇具仪式感的“日常工作”——每天5时15分,她都会准时从女生宿舍的铁架床上爬起,忍着全身的疼痛,乘坐宿管员的电摩托来到教学楼,颤巍巍地从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点亮。“女孩子胆小,把灯提前打开,她们来晨读会感觉更安全、更踏实。”张桂梅如此解释自己的执拗坚守。

张桂梅是一盏明灯,她不但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大山深处女孩们的追梦之路,也照亮了千千万万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的追梦之路,更照亮了无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的劳动者们的追梦之路。

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我敬佩张桂梅,也敬佩每一位抱定“虽九死犹其未悔”之信念的劳动者、奉献者!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七年级(4)班杨子君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如此明朗有力的句子,正是他——“千百年来第一好玩的人”——鲁迅先生毕生的写照。但他不仅青年时如此,一生一世都如此;更不仅萤火的光,是可以燎原的烈火。

我敬佩鲁迅先生,敬佩他端庄而气宇轩昂的外表。明显将心底的喘之以鼻摆在了脸上。印象中他的形象是多么鲜活,头永远微微昂着,腰板挺得笔直。走起来像一阵风,笑起来像一米阳,眼神中总会含几分犀利,似乎审度着什么。虽然那双眼不太大,却是那样的清澈、明亮,总是常人不可见眼底波澜,你的目的已被摸清,再加上上唇和鼻底间的胡须,愈发严肃,时刻威吓着黑暗中贪婪的孤魂,只有内心有足够的精气神儿,才酿造的出这份气质。

我敬佩鲁迅先生,敬佩他有序的生活安排。鲁迅儿时读书,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一次误了时间,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于是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来鞭策自己,告诫自己要勤奋、把握时间,从此再没有迟到。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工作,他甚至不怎么休息,白日整天陪客人到晚些才开始忙碌,书桌前投射的一片身影由灰暗变得如沥青般漆黑黏稠、看着它变大变小,不一会又被晨曦冲散,进而化为朦胧的灰色,转瞬再被初生的阳光吞蚀。鲁迅先生却不倦怠,只是说:“翻翻书就是休息了。”

我敬佩鲁迅先生,敬佩他的爱国情怀。在日本学习期间,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将中国人身体变得强健,但他这梦想并未维持多久就被现实击碎。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他经常受到具有帝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怀疑是教师泄题,使得鲁迅深感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精神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的他已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他于是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一方书案为战场,救赎中国人的灵魂,将一腔热血喷洒在一张张纸页上,那些血描绘的梅将永远鲜活,那些梅花状的血将永不干涸,因为腥红燃烧的是他的精魂!

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就永远只能看到物质的闪光。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教师点评:

在深情生动的描述中塑造出了自己眼中的不同于常人印象的鲁迅先生的形象,精心细腻的描绘,精致通透,而又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致大海——献给筑梦九班

七年级(9)班魏子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题记

海水拍打着沙滩,吞噬了细软的沙上深浅的脚印。蔚蓝的天不时有几只洁白的海鸥在悠闲地盘旋。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而宁静。

我一直向往大海,因为,那于我,像是生命最好的诠释。

第一次与海谋面,是傍晚,一望无际,浓厚的迷雾笼罩远方的景致,远离世俗,只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奔流不息的生命。

我以手为枕,静静地倾听海的声音。海变幻莫测,有时汹涌澎湃,掀起阵阵狂澜,海浪不时拍打着礁石,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浪花;有时又像母亲般温柔,让鱼儿畅游,让海浪跳跃。我曾以为海水会是甜甜的甘露,小心翼翼地品尝,那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咸咸的,涩涩的,温温的。这不就是生活的滋味吗?

咸是辛酸,是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坎坷;涩是汗水,是生活中付出的辛劳;温是温暖,是生活中的幸福。

做沙子还是大海?

也许是因为海真的经历过太多,我不愿感受它的咸涩,只想做一粒细沙,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到任何东西,就做一粒小小的沙子。

无奈,只能好好生活,经历过风吹雨打,也不一定会出现彩虹。遥望远方,看不到未来,回首过去,也终究是过去。远方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所有的星河在刹那间陨落,只剩眼里小小的梦。这便是沙子,远离生活的无奈,却失去了所有希望。

一丝头发从天边落下,遮住天的颜色,海也罩上一层阴暗的纱,海风仍从耳边吹过,“黑暗把人世覆盖住了,飞扬的风却吹不走”。海拍打着大地,天空包容大地,大地承载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海的生活很累,但很丰富,因为这世间从来没有一直的苦与涩。

海一直在,因为它知道,天会晴,雨会停。它知道,它还有很长的一生要去过,它不能轻易放弃。

我们也有长长的一生,也有阴雨天,但风不会停,生命中也不可能全是痛楚,风会吹散阴云,花会开。

尽管经历了很多坎坷,有无数的挫折,我也从未想过做一粒沙子,因为我有像海一样漫长的一生。

我会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开。

教师点评:

托物言志是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写作手法之一。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本文以大海来象征胸怀、海水象征生活的苦涩。生活总不会一成不变,大海也不总是汹涌澎湃。在宁静中寻找生活的不易,在澎湃中找到生活的美好。语言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致大海——献给筑梦九班

教师南海涛

海哭了

宁静随着风的呼声

逝去了

层层的涟漪

伸向远方

海笑了

浪花在胸中燃烧

伴随着风的拂动

一顷千里

拍打澎拜着远方

无数的浪花迎面扑来

岩石被击碎

峭壁被拍裂

海笑了

风哭了

海不再寂寞

风不再孤独

海风相随

融入了彼此

海深深刻上了风的烙印

湛蓝的天空

印证了海风的痕迹

大海依旧流淌

风儿已远去

我心中的明灯

教师万梅

如果说,人生是在汪洋大海中起伏的小舟,那么书籍就是航行路上为我指引方向的灯塔;

如果说,人生是在浩瀚沙漠中穿行的旅人,那么书籍就是前进路上为我点亮夜色的星光;

如果说,人生是在崎岖坎坷中求索的征程,那么书籍就是奋斗路上为我提供动力的源泉。

当我还是个未曾入学的儿童的时候,由于体弱多病,很少有伙伴愿意跟我一起玩耍,他们更倾心的是满大街肆意地奔跑,追逐,嬉戏。我多想加入他们,可是体质不允许,没办法只能在远处艳羡着他们奔跑玩耍时候的自由。

从那时候起,我便开始在妈妈的陪伴下与书为友,尤记得那些漫画书中的可爱人物,以及那些不算跌宕但是充满趣味的情节,是他们陪着我度过那些孤独的日子,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治愈和抚慰。

后来进入学校求学,读书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我尤其喜欢语文课,当我听到我写的作文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念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好像过年一样,既喜悦又激动。

12载读书生涯,伴随着我的始终是书籍,它们滋养我、陪伴我、哺育我,让我这个来自乡野的少年凭着“读过很多书”的奇妙自信,一步一步走过很多地方,看到许多风景,见过许多人。

虽然物质条件一直都不是很好,但是我这个学生却从未在物质诱惑面前妥协过自己内心的坚守。是古人,陪着我一起成长的先贤一直在我耳边谆谆教诲,“芝兰生于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改节。”

书籍,让我能够与千年以来的仁人志士们对话,多少次当我埋首在书海,我都有一种神交古人的感觉,他们仿佛就是我的朋友,我的师长,在我困倦之时鼓励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们在我孤独的时候陪着我,告诉我难得的是修心,“大隐隐于市。”

人生如逆旅,总会在遇到迷茫时,我们才发现,原来让我们摆脱迷茫的从来不是外界的东西,不是你的物质条件,不是你的眼界和阅历,而是那份来自你内心最原始的平静,是那些你在孤独日子里陪伴你的墨香,它们在你找寻不到自我时果断站出来,给你以力量和希望。

你行路的时候,总会因为山重水复的阻碍而行差踏错。

而书籍,就是满天的星光,它就在你的头顶,也在你的心中,为你——一个行者,长长久久地引航!

我心中的明灯

七年级(2)班施相伊

自古以来,琴剑酒就成了文人墨客表达情操的方式,那琴声悠扬,宛转,仿佛从那树尖悄然划落的水珠,如此轻柔。不知何时,我心中的明灯已然成为那琴,那剑,那酒所表达的韵味,所表达的思想。

听!那竹林深处,传来一阵阵凄淡的琴声,那是嵇康,一个被判处死刑的贤土。他一身青衣,从容坐到地上。风萧萧兮,竹叶摇曳,他请求让他做最后一件事——拂琴。

长发披在他的肩上,他不舍地摸着他的琴,这是他此生最不舍的东西了。琴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有时仿佛露珠从树叶滴落,有时又好似瀑布从高处迸下。一曲结束,他也心甘情愿被了结。他不甘,可他无法用言语表达,他在琴声中表达了一切,他大义凛然地慷慨赴死,他对这社会感到不满,但他仍无所畏惧,这正是琴的韵味,也是琴的思想。

初见先生,是在小学课本中,您的豪爽令我钦佩。先生一身红衣跨上战马,拖着剑走上战场。如今的您早已年迈,可您报效祖国的热忱之心却未被泯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您夜间惊醒,挑着夜灯,摸着您曾经辉煌的战剑,心中不由得想起曾经的岁月,多么想再次踏上战场,多么想再次为国争光,可这已然成为了不可能。两鬓斑白的您只得长叹一声,无奈摇头,将这个想法封存于心中,表露在诗歌中。这个爱国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示的是那宝剑的英勇和热情的爱国之情。

酒,是诗仙李白的神仙世界,杜甫曾赞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你看清尔虞我诈,在你眼中,葡萄美酒,一酒解千愁。与酒为伴的你,在长安城中斗诗百篇,酿一壶铁血丹心,饮一口豪气万丈。

琴,教我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剑,教我英勇爱国,慷慨大义;酒,教我追求自由,不慕名利。我心中的明灯们,引领我找到前进方向,欣赏良辰美景。

有这样一首歌

教师柴俊飞

不管何时,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我们还有明天。——题记

“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

信,是我喜欢的歌手之一,他的歌朴实不浮华,隐约透着沧桑。他所有的歌里,我最喜欢、念念不忘的,也是这首《如果还有明天》。

“我们都有看不开的时候,都有冷落自己的举动,但是我一定会提醒自己,如果还有明天。”我们的人生中,多少都会遇上些“看不开”。我们会因为它们,变得失望、恐惧、自暴自弃。但细想,我们都还有明天,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明天。那么现在,何必因为那小小的一点“看不开”,就去冷落自己?

蓦地回想起这首歌陪伴我的那段蹉跎岁月。

那时刚上班,从一所学校来到另一所学校,从城西来到了城东,路途遥远,青涩学生样的我却要带一批更加青涩的孩子,教学上颇为不顺;与学生的隔阂,教育手段的贫乏,我和学生之间,仿佛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工作中的情绪,也带给了身边的同事与朋友,就连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几番争执,相互僵持,谁也不理谁。

心中的郁卒苦闷似乎像秋日惨淡的愁云,化也化不开。有很多东西想不开,索性赌气,愈发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不再乖巧,不再和顺,身边熟悉的人都惊异我的变化。上网听歌,不知怎么点到了这首歌。信,高亢沧桑的声音传递着希望,这希望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君子不疚不惧,试问自己究竟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做完?当年意气风发时许下的誓言,完成了几许?我还有明天,还有希望,为什么要任着激情与梦想,在那些本无须有的“看不开”里慢慢褪色?

又不知怎么想起了杜牧,想起了他那首《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那段失意落魄的岁月,对他来说,不过是扬州一梦。梦醒了,他还是他;面前的,也还是那条充满着憧憬与梦想,锦绣般华彩的通向明天的路。杜牧的诗,阿信的歌,无不冲击着我模糊的双眼、尘蒙的心智。

明天,它确实是真正存在着的,我们却又从未感受到它的存在。就像希望,我们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又确实存活在我们心中。

因为有了希望,所以我们还拥有无数个明天。同样,因为还有明天,不要去放弃希望!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在富于创造力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有这样一首歌,又在心中坚定地唱起……

有这样一首歌

七年级(10)班邵俞萱

一首歌,可以让我们向往知了声声的《童年》。

一首歌,会让我们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也有一首歌,会是我们的《青春纪念册》。

还有这样一首歌,它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奉献,就是把这份温暖传递。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洪水中用身体筑起堤坝的解放军叔叔,让我仿佛又看到了新冠疫情爆发后,那些逆行而上的美丽的白衣天使。因为有他们,家园才没有被冲毁,再也没有爱的荒原;因为有他们,我们才会战胜病魔,死神也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爱的奉献,才有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与被爱里,我们被父母疼爱,被老师关爱,我们被每一个有爱心的人宠爱。我们被包围在浓浓的爱里,但我们也用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爱那些需要被爱的人。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小白杨”义卖活动,老师说,在贫困山区,有很多像我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他们没有像我们一样的漂亮衣服,他们没有花花绿绿的书包,他们甚至没有一支崭新的钢笔。于是,我们把最喜爱的玩具、把最爱读的书籍、把刚买的文具盒带到学校捐了义卖。然后,我们用攒了一学期的零花钱去买别的同学捐的各种物品。我们开心地卖,开心地买,我们不在乎自己买了什么,我们只想把手里的钱交到老师手里,因为老师说,我们的每一块钱背后都会有一张幸福的笑脸。每年的义卖活动,我们都幸福无比,我们传递给他人温暖,也为自己保留了一份甜蜜的幸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就是《爱的奉献》。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做一个传递爱的人。

爱,会让人与人之间有温情。爱,会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亲爱的朋友,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我们一起把世界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教师点评:

总有一首歌,走进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份爱,保护着我们的温情。小作者用爱发声,用爱歌唱,唱出传递,唱出奉献。用人民英雄爱的奉献激励自己,用生活中爱的细节传递力量。《爱的奉献》已经在小作者的心中唱出,化为行动,温暖世界。

寻找生命中的那片湖

教师王远岫

小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记忆,下雨天路面上凹处总是积着一汪汪的水,走过去你凝神注视,感觉那水深的看不透,仿佛一不小心跌了进去,便会无边无际沉了下去,找寻不到。于是我总是很小心不让自己的脚尖触碰到水的边缘,可我又觉得那水在吸引着我,忍不住就走过去站在那痴痴地看下去,想象着自己沉入那水中,不断地向下、向下……

从此我便对水有了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去了九寨沟我看到海子,深浅不一的绿但清澈至极,那熟悉的感觉又出现了。我极目向水的深处望去,想努力看到它的尽头,结果是徒劳的。再后来我在杂志上看到新疆喀纳斯的湖水,那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静止的风光美图,我能感受它体内流动着的气息,仿佛一个充满魅惑的神秘女子让你心弦撩拨。

我也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污浊的水从不会给我这种感觉,清澈的一塌糊涂的反而让我念念不忘,当然更让我不安。凝视那汪清水时,一跃而入,那是畅快淋漓的感觉。你紧紧地蜷缩着身体,心纠结在一起,水就在你耳边流着,发出轰响,你根本无法把自己和它剥离开去,它无处不在。你紧闭着眼睛,因为张开双眼的你看到的只有水,清澈的一塌糊涂的水,其他什么都没有,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离世界的中心有多远。这时,你想到了最初的自己是否就是这样孕育在母亲的身体里,生命本就是这样的,绝望的尽头应该是希望吧!

我就是这样,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水包围着,无法呼喊,于是我努力向上、向上……生活不总是晴天,有时阳光的明媚,花朵的娇艳,孩子的欢笑,爱人的温柔,甚至是小猫微卷的胡须,我们都感受的到,但心底的悲伤就如同那一湖水一样深不见底,你害怕却不能抗拒它的靠近,开始还会挣扎,后来就任其蔓延,直到将我们湮没,不再反抗,因为恐惧的背后就是恐惧。谁说受伤的人心好像痛得滴血,血是沸腾的,水是冰冷的;血是凝固的,水是流动的;你身体流淌着血,可同样也流动着水,我知道我无法离开它,就像它无法离开我一样!

微笑时,发现眼中的那一汪湖水早已干涸。

我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那片湖。

寻找生命中的那片湖

七年级(5)班朱乔楚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渴望梦中的生活,仿佛坠入湖中倒影,不愿醒来。或许,我弄丢了属于我的那片湖。

我曾跟着一队人穿上红马甲在街上卖报纸,许多同行的伙伴,与过往的行人亲切地打着招呼,眼见他们手中厚厚的一沓报纸越来越薄,我心中愈发紧张起来。终于,我看向了对面正在聊天的一位女士,我走过去,感到自己脸红扑扑的。她朝我笑笑,眼神里有些什么掠过,转而又隐入笑中。终于,卖出第一份报纸了,我不由得松了口气。

下午的太阳有些忧郁,只是直直地挂在空中,动也不想动。我的视线在厚重的镜片后也变得模糊。卖完报纸的同伴们放松地嬉戏打闹,我有些无助地向周围望去,视线扫过左边、前边……突然,一道视线刺向我,我嘴唇蠕动,刚挤出一份笑时,“我已经买过了”那位女士盈盈地笑着开口了,还挥了挥手中的报纸。我立刻移开视线,我早该知道的,怎么能这么不礼貌呢!但心却不停抽动,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我赶忙用手去抹,然后赶忙缩回手中那摞厚厚的报纸下,街道上的喧闹最终归于缄默。

“小姑娘,我要一份报纸。”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竟然是她,手中还握着刚才从我手中买到的那份报纸。我忙乱地抽出一份不那么皱的报纸递给她,同时感觉到自己嘴角漾起的一抹微笑,她再次笑了:“这姑娘,笑起来真好看。”她不曾知道,后来我是笑着捐上了全部的钱,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有水滴汇聚着滋润着我内心荒芜的土地,汇成一汪清澈的湖水。

又是一年春天,郊游去了青海,我来到青海一滩湖边,身旁有无穷无尽的油菜花,有泡泡飞过来,我笑着去追,我看到了妈妈。“笑一笑!”时间定格住,笑容被永远保留,那是快乐的瞬间。在湖边蹲下,远处有鸟儿伏身滑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有昆虫一不小心飞入湖中,看着自己的倒影,我又笑了,虽然转瞬间便沉没于平静的水波之下。

我想,我找到了你,你毫不吝啬,日日滋养着我,你热爱每一个人,我的生活因为有你点缀才会如此美丽。

你在我的生命里消失片刻,跌跌撞撞与我躲藏,但我终究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找到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