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秘方冬病夏治,替家人收藏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
  三伏天马上就要到啦,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贴有什么功效?夏季成人和孩子又易发什么病症?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专医院中医科主任徐涛,帮您解除疑问,这一季跟病痛SayGoodbye!


  


  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今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3日,中伏7月23日到8月11日共20天,8月12日至8月21日为末伏,总计40天。


  


  治疗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又称天灸)。


  实验室研究证实,药物贴敷后局部血管扩张,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间接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脉弦、紧或滑。


  


  


  中医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冬季易发的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慎用辛燥之品,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


  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徐主任介绍,炙热夏天吃冷饮要适度,同时也要远离变质食物,不然易发急性肠胃炎、胃肠感冒,警惕如下症状。


  ①3岁以下儿童


  如果每天拉、吐频次超过3、4次,且量较大,同时面色发白、发湿、唇干,就要防止脱水,及时就医;


  如果拉、吐频次较少,须禁食空腹,吃稀饭等易消化的食物。


  ②成人


  若出现拉、吐情况,且发烧,则务必及时就医;若不发烧,则须禁食、空腹,吃些馒头、稀饭等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