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春后,老年人稍不注意就生病医生告诫别 [复制链接]

1#

春季,是肝火旺盛、阳气生发的季节,各种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传染。而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乘机造访。

春季老年生活养生“五忌”

一忌骤减衣物

俗话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老年人的衣服不可顿减。而应适当地“捂”一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部位能够适应,这样可以防止受凉感冒,从而免除诱发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危险。此外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二忌睡眠过多

“春困秋乏”,春天人易犯困。但中医提醒久卧伤气,睡眠过多,无病也会躺出病来。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气血运行不畅。尤其是有睡懒觉的老年人初春时期,更要当心春困,应该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

三忌饮食无节

早春时期,老年人宜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要喝点姜糖水,有御寒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

四忌情志失调

俗话说“伤春悲秋”,尤其是孤寡老人,更容易沉湎于对往事的无限伤怀中。老年人一旦情志失调,外邪就会乘虚而入,造成身体疾患。因此在春天老人应该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

五忌四处串门

春天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在室内熏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

老年人初春饮食有节,补益阳气

春天饮食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有助于及时补充营养消耗。

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

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