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复运动和护理让老年病人更加有尊严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感恩 http://www.jpm.cn/article-92442-1.html

1.老年人生理特点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易患各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威胁他们健康的主要内科病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人工作了几十年,从不同的岗位上退下来,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心理状态复杂。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患有老年慢性病,甚至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有些老人还经受丧偶的沉重打击,往往使他们产生生活情绪低落、悲观、恐惧、孤独、易激动、固执、任性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

3.康复护理3.1心理护理:老年人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丰富,自尊心很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照看者应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了解其病情、思想顾虑以及心理需求。做到面带微笑,称呼适当,服务周到,体贴,热切,谈吐亲切,举止文雅。通过护士的行为、言语、表情和姿势等方法去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他们很自然的感受到尊重和重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温暖。应主动热情的与病人打招呼,看见病人行走不便应主动上前搀扶,老年人说话不像年轻人流畅,要耐心仔细地听他们讲,不要表现出任何反感和不耐烦;当病人大小便污染床单时,应主动承认自己工作不周到,并及时给与更换清洁床单,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在医源性疾病中语言是既治病又致病,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避免生、冷、硬、顶、推的现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要以不知道而告终。避免使用那些刺激性、暗示性的语言,不要强制责难,如同亲人一样尊重他们,让病人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3.2病情观察:老年人多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多脏器的病理改变,导致病情复杂多变;他们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感觉迟钝,反映差,常自觉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诉又不确切,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因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临床经验,在工作中视听结合,即要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善于观察,去假存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治疗,早康复。

3.3饮食的护理: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胃肠功能常发生紊乱,加上咀嚼不好,对饮食有特殊要求。要做到“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食物种类要多样化,选用适合老年人食用的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饮食要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细搭配,多吃粗粮,干稀搭配,混合食用,生热搭配,适量生食。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多样性。吃饭要有规律,细嚼慢咽,或少食多餐,戒烟酒、不暴饮暴食。老年人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便秘可致头疼,周身不适。如用力排便可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人猝死。因此,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4睡眠护理:老年人易激动或睡前过度思考问题,同时对外界的光、声、冷、热等较敏感,身体的某些不适都直接影响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增强防御疾病的能力。为保证老年人的睡眠,要为老年人创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在20℃,湿度50%~60%,协助病人舒适体位,关闭走廊的顶灯、开地灯,减少噪音。对睡前用镇静药的病人应遵医嘱协助病人服药。

3.5运动护理: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智力活动。指导老年病人活动应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体力基础,心理素质等个人特点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科学锻炼。如散步、慢跑、气功、保健操等......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由养老护理人员、照护者或家属进行被动运动训练,防止发生废用性萎缩,使老人尽可能恢复自我生活能力。被动运动训练方法如下:

1.上肢被动运动

护理人员或照顾者一手握住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略上方,从肩关节开始依次到手指进行各个轴位的被动运动。

(1)肩关节:分别做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

(2)肘关节:分别做屈、伸、内旋、外旋等运动;

(3)腕关节:分别做屈、伸、环绕等运动;

(4)手指各关节:分别做屈、伸等运动;

(5)拇指外展、内收、环绕及与其余4指的对指活动。

2.下肢被动运动

护理人员或照顾者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做趾关节运动时,一手握足弓部,另一手做各趾活动。

(1)髋关节:分别做屈、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活动;

(2)膝关节:分别做屈、伸等活动;

(3)踝关节:分别做屈、伸、环绕等活动;

(4)趾关节:分别做各趾的屈、伸及环绕活动。

3.按摩

利用中医按、揉、摩、拿、抖、搓等手法被动活动肢体。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