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北平的气候有些寒冷。徐先生从远方回来,风尘仆仆,老管家一瞥见他的身影就立马上前,殷勤地,替他接过帽子。
今天是徐先生的生辰,管家照例给他煮了面,徐先生一边吃,一边在灯下翻阅别人寄给他的信件。
他是个著名的作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大堆信件,随后拆开一封,却不禁有些讶然。无他,因为手中厚厚的一沓信纸,字迹娟秀,像是女子的笔迹。
然而,一开头便如迷雾一般,让人看不透她的来意。女人好像是在向他倾吐人生的艰辛,她说自己刚刚悲痛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她拼尽全力跟死神搏斗,然而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她还说,她爱他,默默地爱了很久很久,只是,他对她的爱慕一无所知,甚至连姓名也不曾知晓。
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封诀别的信。因为心中女子告诉他,她已染病时日无多。
徐先生坐在沙发上,点燃了一支烟。吞云吐雾间,他将这封信从头细细翻阅。
恍惚间,他的思绪仿佛跟着女人的叙述又回到了十几年前......
那个时候写信的女人还是个穷教师的女儿,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在徐先生搬进来之前,隔壁的邻居庸俗吵嚷,天天闹得不可开交,让女孩很烦。
后来他们搬走了,女孩从妈妈的口中知道了新租客的信息,单身、文雅、知名作家,这是她所知的所有信息。
隔天女孩就看到,徐先生的老管家将他的书籍都搬进了院子里,一架又一架的国文书,以及英文大部头著作晒在阳光下。
她好奇地观察着新邻居的一切,临睡前也在反复地猜测徐先生的样貌,也许,他是一个儒雅的白胡子老头吧。
女孩艳羡地想着,虽然自己也有纸张,但是从来不曾见过那么多装订精美的书册。
一连几天,她都没有真正地见过他一面,只是每晚能听到隔壁的欢声笑语,诗歌酬唱。
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面,她却这样形容他的声音:
音乐一样温柔,笑声一样快乐。
那是她所身处的平凡庸碌的生活里,不曾见识的美好。
女孩终究还是见到了他,跟她想象的不一样,他年轻而且充满活力,跟她一起的小姑娘们一见到就都羞红了脸。
女孩也开始着意打扮,不过因为家贫,不得不在妈妈的执意下穿上了一件打了补丁的衣服,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碰上徐先生,让人困窘模样让他看了去。
然而,却偏巧迎面同他撞了个满怀。
她又羞又怯,连忙低头逃走,可一颗心就如小鹿一般乱撞。
从此,她便开始对徐先生的一切都特别留意,倚在门框偷看他在灯下撰写文章,而她自己也学着写字。
除夕夜,院子里鞭炮声噼里啪啦。
妈妈让她给徐先生送一碗饺子,自尊心极强的女孩不想被他看扁,因此不愿意去,只是咬着糖葫芦,手里玩弄着红色的窗花。
隔着窗户,她看见妈妈和徐先生一起开心地放着炮仗,又有些生气。
这天,在院子里,女孩看见管家在给徐先生晒被子,她主动上前帮忙,刚晒完的被子,有阳光的味道。
或许,那上面还残留着徐先生古龙香水的味道,这令她的心砰砰直跳。
管家称呼她为小姐,她跟着管家第一次踏进了徐先生的房间。
琳琅满目的书架,昂贵的唱片机,一切都是那么的幽暗、懒散又舒适。
徐先生在这里留下了他的生活印记,他的书籍,他的香烟,就像一个暧昧的邀请,甜蜜的感觉涌上心头让她眼旸心醉。
女孩将之珍藏在心里,就像一个隐秘的乐趣。
然而不久之后,媒婆上门,妈妈就要改嫁到别的城市,因为不想离开徐先生,女孩伤心地哭了。
临行的前夜,她偷偷地跑到他的窗根底下,想见他最后一面,却看见徐先生搂着一个成熟漂亮的女子进了房间。
世界上,哪有什么比一个孤独的孩子,所付出的全部热情和爱意还要真挚的感情呢?
她对徐先生的爱不像成年女人的爱情,那般的骄矜、贪婪且复杂,她是那么地纯真。
如果他喜欢,她可以将自己的心剖开来给他看。
而她相信,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那爱还会是温热的、激烈跳动的......
女孩怀着失恋的情绪离开了这座城市。
而弹指一挥间,数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此时的她已经亭亭玉立,是个大姑娘了。
然而,她对他的思念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冲淡,那萌芽于青春岁月的爱,如同手中风筝一般,线的那一端被她紧紧地攥在手中,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她的思绪。
就像守护一株嫩芽,不让风侵,不让雨淋,也无朋伴,独自落寞。
她静悄悄地开放着,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她考上了北平的大学。
时隔多年,自己终于可以再次回到那个令人*牵梦萦的院子。
女孩守在窗前,希望每天路过的徐先生能够注意到自己。
然而,却眼见他又换了女伴,还牵着手在她眼前亲密地溜着旱冰。
女孩垂头丧气,所幸很快,她就有了机会。在狭窄的巷子里,女孩和他对面相逢。两车交错间,徐先生终于注意到了容颜秀丽的她。
就像一朵洁白的玫瑰不胜凉风的娇羞,只一眼他便有些留心。
不久之后,北平的学生闹起了示威游行,女孩混在人群中间,跟手拿相机的徐先生视线相撞。
双目对视间,两人会心一笑。
警察局的人却在这时突然杀到,学生们吓得一哄而散。混乱之中,一双温暖的手牵起了她,将她带离了危险的漩涡中心——是徐先生。
手指相触间,温暖的感觉仍有残留,笔挺的风衣上,干净清冽的气味也一如从前。
女孩又想起了多年之前的阳光下,那被单泛起的味道,回忆的风景立刻变得鲜艳而明晰。
她呆呆地看着他的侧脸,心里就像偷吃了蜜一样甜。
在餐馆用餐之后,便已是深夜,雪静静地在巷子口飘落,他们漫步在月光下,虽然紧张但却甜蜜。
女孩跟徐先生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巷子的路即将走尽,两人都有些不舍。
“不如去我那坐坐吧。”她听见徐先生温柔地这样对她说道。
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心里却涌动着无限的欢喜。
不是每一份纯美的暗恋都能够开花结果,你爱着的人,正好也愿意回应你,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女孩只感觉,自己做了许久的青春绮梦,终于要成真了。
她就像之前每一个被她羡慕和妒忌着的女人一样,拥有了可以正式登堂入室的资格。
再次来到徐先生的家里,又是另一番心境了,仿佛是童年时期的梦延伸到了现实里去。
他的一切仍旧令她如此着迷,在她沉思间,徐先生向她缓缓走来,他想吻她,又像是顾虑着什么而没有继续。
然而女孩却义无反顾地将他紧紧抱住,就像飞蛾扑火一般,情欲燃烧着为数不多的理智,爱情催使着肉体互相摸索着,靠近汲取温暖。
过往岁月的一切积聚成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地向她冲了过来,女孩收获了成长,不论是身体上还是感情上,过了今夜,她便是一个女人了......
第二天清晨,醒来的徐先生给女孩送了一朵纯洁的白玫瑰,大概是觉得面前的人儿就如同他手中的花儿那样迷人吧。
他们正式地谈起了恋爱,他骑着车载着她去树林里郊游,还教他使用打字机,两人甜蜜且亲热,如同交往了很久一样。
可惜,徐先生留给她的时光是短暂的,正如他对每一个他爱过的女人一样,在他觉得厌烦疲倦的时候,他撒了个谎。
说自己要去宛城,几天便回。
女人痴痴等了许久,再见到他之后他却再没理过她。
那个时候,女人才明白,他们之间无论是隔着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仅仅是目光的一线之隔,他们的距离都同样遥远。
她曾经拥有过他,却也留不住他。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对自己并不忠诚的爱人依旧迷恋吧?”女人在给徐先生的信里如是写道。
然而她当时的确是这样想的。
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时候她却产生了退却的心思,她不想用这个孩子来束缚他,因为这会使得她对他的爱看上去会有目的性。
她不过是打从心底里希望,当徐先生回忆起她的时候,是怀着爱情的,是怀着感念的。
不论如何,她想做他所有的女人之中最特殊的一个。
于是她连夜买了车票,准备一个人偷偷地将孩子抚养长大,可惜命运多舛,之后她遇上了战乱和家人失散,历尽艰险才在四川将孩子生了下来。
为了维持生计,女人下海做了交际花,有一个英俊的*官曾经向她求婚,但是,她没有答应。
在她心里,始终只有徐先生一个人。
每年徐先生的生辰,她都会托人给他送去一束白玫瑰,那是思念凝聚而成的实体,也是负载了她沉重爱意的小船。
又是多年以后,在社交场上,她终于再次遇见了他,可惜对方却没将她认出。
盛大的晚宴,酒香袭人,钗光鬓影中,她的目光一直专注地追随着徐先生的身影。
香槟色的灯光下,他注意到了她,优雅的女人身着旗袍,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地风情万种,这让他起了勾搭的心思。
女人的目光多情且暧昧,素手缓移,纤细的手指夹着一根香烟。
“认识我很容易,每个男人都能认识我。”
她将自己内心灼热的爱意压抑在心底,如此这般的对男人说道。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十分的顺理成章了。
当他向她发出邀请的时候,一如当初那个雪夜在巷子尽头那般,她回答道:
“方便,怎么都方便。”
又是一夜缠绵。
第二天早上,徐先生在餐桌上提起了当前的局势,他告诉女人,他要去外地两个礼拜。
她知道,他这是又要“走”了。
徐先生一边品着咖啡,一边漫不经心的说:“如今这副情景倒像是在哪里经历过似的。”
女人期待着他能记起他们的从前,但接下来,他又说:“也许是上辈子积攒的缘分吧。”
女人呆呆地直视着前方,内心感觉到了一种既深且痛的悲哀。
当她整理妆容的时候,偶然从镜子里瞥见,他将一沓钱放进了自己的外套口袋里,她心里的悲哀仿佛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然而她还是装作不经意的问起了桌上的白玫瑰,听着徐先生嘴里的满不在乎,女人怀着耻辱和绝望落荒而逃。
谁知步子刚跨出门口,就遇上了当年的老管家,他呆呆地看着她,一声“小姐”将她从屈辱中拔了出来。
在这一秒钟里,这位老人,只在我童年时见过我的人,却在这一秒钟认出我来。我真想为此而跪在他的面前吻他的手。我快速地将那些纸币,你用来惩罚我的纸币从暖手筒中抽出来,全塞给他。他吃惊地望着我,全身颤抖——在那一刹那,他对我的了解胜过你在一生中对我的了解。
脑海中划过从前的一幕幕,快且轻的凝聚成自己悲哀的一生,如潮水涌出又迅速归于平静。
女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钱塞给管家,就这样悄然离去......
灯下,徐先生高大的身躯陷在背光的阴暗之中,他读完手中的书信,心潮起伏,双腿犹如灌了铅一般的沉重。
他像是经历了一场心惊肉跳的险境,这时才得了一个喘口气的片刻,然而心海已然无法平静。
他这才注意到,往年,每到他生辰都会有的白玫瑰,今日,却并没送来。
玻璃瓶里空空的,花朵的芬芳已然消逝,徒劳怅惘,吹拂着微弱的气息。
而在这封诀别的信寄出之前,女人深重的爱意也将伴随着她微弱的呼吸消散。
她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朵云彩,倏然投映在他的波心,转瞬即逝。而女人却痴痴牵念,选择将他融进自己的骨血,用一生的时间将他铭记。
“我爱你,本与你无关”,它是一种名为思念的病,只在自己的心中萌发,又在自己的心中趋于平淡。
说到底,爱情不过是一场荒唐而风花雪夜的绮梦,充满了形而上的内容,沉醉的人痴心绝对,被宠坏的人则毫无感觉。
这就是男女之间情爱的真相。
电影里,女孩对徐先生的爱便是如此,执迷不悟,痛极仍然不肯放手,这份爱于她而言,已然成了一种浪漫的病症,在心中纠缠固结。
她的坚持和纯粹固然令人动容,但是精神上如同裹了小脚一般,低到尘埃里的姿态又让人唏嘘不已。
每个人或许都像她这般爱过,病过,只是她病的时间更长一些,她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这份爱,守护这份爱。
她的选择不为如今的我们所理解,因为她的故事是不可复制的,是独属于旧社会的,一个略显病态的传奇。
轻弹琵琶,道尽沧桑,隔着历史的灰尘,向我们娓娓道来的便是这样的一个缠绵伤感的爱情故事。
故事里男人的无情,女人的苦痛,如今都已然有些模糊,再也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是一段极美的情愫吧。